合健道训练体系资料分享:
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跟我们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限制食物的摄取量可以延迟衰老,延长寿命,中国有句古话叫做 吃饭吃到7分饱,活到99。在低等生物上的实验也似乎验证了这种说法,比如饥饿状态中的线虫确实能活更长,也有实验发现同一窝老鼠中,吃的少的老鼠比正常饮食的老鼠更有活力,皮毛更光滑。最近更有实验发现了延迟衰老的分子机制,限制卡路里的摄取可以激发一系列的级联反应如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而延缓衰老。
在2009年《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在高等哺乳动物上的研究结果也支持了这个观点,位于威斯康星的美国国家哺乳动物研究中心(WNPRC)从20年前就开始了这项研究,他们研究了限制食物摄取量对亚洲恒河猴(一种猕猴,多用于实验)寿命长短的影响,他们发现限制卡路里摄取的猴子比正常饮食的猴子活得更长。
但在这期《NATURE》上发表的来自马里兰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NIA)的研究结果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决定寿命的最重要因素是基因和摄取食物的组成成分,吃得少不一定就活得长,想长命,得有好基因和好的食物。这项在亚洲恒河猴上持续了25年时间的研究发现,吃7分饱的恒河猴跟正常饮食的恒河猴老的一样快,寿命也一样长,并无显著差异。
科研人员试图找出这两项几乎同时开始的,实验对象相近,实验思路相同的实验为何得出不同的结果,最后发现估计是由于实验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威斯康星的美国国家哺乳动物研究中心的猴子饮食并不是健康的,比如它们食物中含有28.5%的蔗糖,而马里兰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的猴子食物中只含有3.9%,并且食物中还含有鱼油和抗氧化剂,而前者是没有的。所以前者猴子活的寿命长是因为吃的不健康食物比其他的少。另外一个原因是,威斯康星的对照组中的猴子食物是无限量的(自助餐,爱吃多少吃多少),而马里兰的对照组猴子食物是限定的。这也在猴子的体重上反应出来,威斯康星的猴子比马里兰的猴子重的多。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导致了前者正常饮食的猴子寿命较短,而吃少了的猴子与其相比就显得活得长一些。
对人类体重和寿命的研究似乎得出了不一样的结果,如在2010年《N Engl. J. Med》上有文章发表说比正常人平均体重要重一些的人更容易长寿。
对于这些混杂的结果,科学家倾向于认为寿命的长短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只决定于单一因素,最重要的是基因和健康的食物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References
1.Mattison, J. A. et al. Nature http://dx.doi.org/10.1038/nature11432 (2012).
2. Colman, R. J. et al. Science 325, 201–204 (2009)
3.Berrington de Gonzalez, A. et al. N. Engl. J. Med. 363, 2211–2219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