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健道训练体系资料分享:
1、分类:
优质蛋白、完全蛋白、不完全蛋白。
2、区别与联系 :
(1)优质蛋白质又称优质蛋白、高生物价蛋白质。指能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利用率高,各种氨基酸的比率符合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的比率,产生代谢废物如氨、尿素等。这类食物有蛋清家禽、鱼等;相对于另一类为低生物价蛋白质,又称非优质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较少,如米、面、水果、豆类、蔬菜中的植物蛋白质。
(2)完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种类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既能维持健康又能促进生长发育。通常也称优质蛋白质。肉类、家禽、奶类、蛋类等动物性蛋白,能提供大部份的必需氨基酸需要,但这些动物性完全蛋白往往会有较高的胆固醇及脂肪,有碍身体健康。
(3)不完全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种类不全,数量不足,比例不适当。不能维持生命不能促进生长发育。猪皮、明胶等。
3、生理意义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人体的每个组织:毛发、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内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所以说饮食造就人本身。蛋白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比如大脑发育的特点是一次性完成细胞增殖,人的大脑细胞的增长有二个高峰期。第一个是胎儿三个月的时候;第二个是出生后到一岁,特别是 0---6 个月的婴儿是大脑细胞猛烈增长的时期。到一岁大脑细胞增殖基本完成,其数量已达成人的9/10。所以到 1 岁儿童对蛋白质的摄入要求很有特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尤关重要。
4、补充方式
(1)运动后应当补充蛋白质
运动--恢复,用一种不是特别科学特别准确的说法,就是一个能量和物质的“消耗--补充”的过程,甚至也一个肌体“破坏--重建”的过程。从这两点理论出发,不言而喻,是肯定是要补充相关物质的,其中重要的一种就是蛋白质。
①恢复肌细胞的需要。肌细胞遭到破坏运动可使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尤其是在大运动量训练后。这是因为运动除耗氧外,还会使体内活性氧生成增加,而脂质过氧化反应可使肌细胞、线粒体和肌浆网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②解除疲劳的需要。疲劳和困倦感在耐力运动过程中,不仅肌糖原和肝糖原被大量消耗,血中的支链氨基酸也会降低,游离色氨酸水平升高。而大量色氨酸进入脑屏障后,可转变为 5-羟色氨。5-羟色氨可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使人产生疲劳和困倦的感觉。
③避免感染的需要。感染几率增加大强度和过量训练可致体内 IgA 和谷氨酰胺水平降低,从而增加感染的几率。据统计,高强度训练人群因缺乏谷氨酰胺,而使胃肠疾病患者增多;由自由基造成的损伤,可延迟肌肉的恢复,降低运动能力。
(2)运动后要补充什么蛋白质
乳清蛋白是牛奶乳清中存在的含有 26%的支链氨基酸、亮氨酸等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的一种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小,可溶性、吸收率高,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支链氨基酸的代谢主要是在骨骼肌中,它既是合成肌肉蛋白质的原料,也是肌肉的能源物质。亮氨酸及其氧化物可抑制蛋白水解酶的活性,有利于肌肉蛋白质合成,使肌细胞增加。乳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和乳铁蛋白富含胱氨酸残基。这些胱氨酸残基能安全通过消化道和血液,进入细胞膜后可还原成两个半胱氨酸,以合成谷胱甘肽,进而维持肌细胞的谷胱甘肽水平,保护肌细胞膜、肌浆网、线粒体的完整结构。支链氨基酸还能通过竞争抑制,阻断色氨酸的合成和运转,从而减轻运动后的疲劳和困倦感。乳清蛋白通过增加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及乳铁蛋白的抗氧化活性,可阻止自由基损伤。
上面这些太专业了,还是举例比较通俗易懂些。
酸奶、牛奶、乳清蛋白粉、鸡蛋白。
因为肉类比较难消化,又是酸性食物,运动本身已经产生了许多乳酸、磷酸等,所以建议运动后的短时间内,运动当晚)不吃此类食物。
(3)运动后何时补充蛋白质
①一般运动后 90 分钟内是补充蛋白质的最佳时间。
②特别是晚上睡眠时是身体恢复和肌肉生成的最佳时间,要想增肌的话,就是运动后及时补充了部分蛋白质,建议在睡前 1 小时至半小时还喝点牛奶或者酸奶。
③当然在每一天的正餐当中补充足量的蛋白质也是必不可少的。
至于补充多少的量,一是看你运动的量,二是看你健身的目标了。一个健康男性,每公斤体重每日需要 1.2~1.4 克蛋白质;如果是长期坚持锻炼者可以适当地增加至每公斤体重每日 1.7~1.8 克左右蛋白质。以一个正在进行健美训练的 70 公斤的男性为例,每日需要补充的蛋白量为 120 克左右。而职业健美选手不超过2.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