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隽体DNA健身私教工作室,苏春雨教练。
学会接受别人和我们不同,只有去做才会让改变发生。所有人,当然包括我在内,都会从自我的眼光,角度,习惯,性格,思维方式出发来看这个世界,来看人。
我们必需承认,世界那么大,我们都有局限。我们都在寻找和愿意接纳和自己相似的人,而产生认同感,达到理解。我仅以我的局限,举几个例子和大家分享。
一次我遇见一个朋友,他吃西瓜专门切去最甜的地方自己吃,剩下留给别人,当时令我特别讨厌,感觉此人缺乏教养,我成长在一个规矩比较严的家庭,必需长幼有序,吃东西,吃饭要先让长辈,不可以自己先挑好的,我自视教养甚高,于是鄙视这位朋友。
后来,交往中得知,此人是单亲家庭长的,他妈妈视他如宝,其实是相依为命,他并不懂得分享,他有他的局限,却上升不到品质不好,他缺乏一个养成好习惯的家庭环境,而除此之外,工作上,人还是不错的。
仅因一次吃西瓜就给人贴标签是不对的。后来,我在一家健身房做店长,面试很多会籍都是90后,谈及他们3年后的计划或梦想,当时几乎让我崩溃,有的说他最大的梦想是家里拆迁,再也不要住胡同了,分几套房子,每月去收租子,就不用上班了…有的说,未来3年要把游戏打到什么级别(可能是某种网游,我听不懂),有的说根本不知道未来要干什么…当时他们都是我眼中没追求,没梦想,又颓废的90后,所以也没录用他们,现在回忆很正常,人家只是和我不同的人,他们懒有懒的资本,玩有玩的依靠,可以喝着咖啡没月收租子,总比挤着地铁上班的苦逼青年舒服,这是天然的优势。
再后来,在工作室,新教练入职后各种问题,在接人待物上的能力特别差,要像酒店培训服务生一样,他们见了客户不知道问好,倚在沙发上不知道让座…我问:如果你们家来客人了,你也这样吗?他们回答我家里几乎没客人。
我才恍然大悟到,90后多是独生子,单元楼里长大,关上门邻居是谁也不知道,从小到大,就是上学,放学回家写作业,家中客人很少,沙发客厅既是自己的天地,所以不知礼让。他们和我这种很open环境,放养成长的完全不同,我们知道客人到家要端茶倒水,让主座位,留客人吃饭,或远送到门口……
这些旧式的规矩,我自命为教养的,其实和他们无关,他们几乎没有机会体验。所以,总结起来,要接受别人和自己不同,同样别人也会看到我们身上很不合逻辑的地方,90后看80后很土很旧很老套,既然要在一起工作,往一起走,有共同目标,就要求同,不管怎样的经历,经验,成长,教育环境,那都是过去,现在要做的是:去做,让改变发生。每个人都有再学习的能力,固守过去的自我,永远不会成长,也就意味着被淘汰。学会审视自我,改变自我,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