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松动术机理分三个部分论述:内脏运动理论、治疗机制、疼痛机制。
本文论述内脏运动理论:
器官有两种运动方式:周围组织器官所造成的推拉及其自 身内在的运动。躯干和骨盆形成以骨、肌肉、筋膜构成的外在 结构,包绕保护内脏器官。以筋膜和腹膜为支撑,器官不只是 松散地漂浮,而是处于一个有压力的密封系统内,压力将它们 紧紧挤在一起;包裹器官的浆膜上有少许滑液,使它们可以滑 动、左右移动,或移动至邻近器官。系统内压力赋予器官滑动 和小距离移动的能力,这种压力会影响器官的运动和功能。 下面从运动的基本机构和运动受损的机制探讨:
1. 运动的基本结构:筋膜这个词来自拉丁语,意思是乐队。它是一层纤维组 织,和肌肉、骨骼、器官、神经及血管互相包绕渗透,是一个 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内到外不间断延伸的三维网络结构。 筋膜可以导致机体紧束或结缔组织粘连,而后者可以作为疼痛 触发点。诸多诱发因素,如术后疼痛、身体创伤、感染、久坐 不动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不良饮食习惯、不良姿势、怀孕 和分娩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导致被覆器官运动受限、腹部或盆腔紧张,甚至影响四肢运动。 腹膜是腹腔内的结构,是一个贯穿整个身体的连续膜。腹 膜分泌浆液性液体作为腹腔内器官的润滑剂,使其相互移动。 它在不同部位有不同名称:将器官附着于体壁或其他器官的称 内脏韧带,将胃附着于横结肠的称大网膜,将胃附着于肝脏的 称小网膜。
2.运动受损的机制 和谐与健康依赖于机体内部运动自由和活动充分。当机体 的运动不受约束且充分时,功能最佳;当运动费力、缺乏活 力、过度兴奋或抑制、功能低下或与邻近器官发生结构及活动 冲突,就会出现功能障碍。 其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1)外部因素包括机械因素和炎症因素,机械因素是指当一个器官由于异常状态、粘连或错位,不能与其他脏器 协调配合,它的运转与其他器官、肌肉、筋膜和骨性结构不和 谐,就会造成机体被迫以固定、异常、紧张的模式运转。而慢 性刺激反过来造成疾病和功能障碍的反复。 胃、小肠和结肠等空腔脏器的运动可能会受到直接压力、 牵拉及扭转的影响,导致刺激和痉挛,进一步带来消化、吸 收、排泄障碍,甚至血管和淋巴功能受损。如包绕肺部组织的 粘连,可能会改变肋骨运动,在脊柱和周围组织造成不平衡 力,并可能继发与其他结构关系失调。 身体会尽力在外力伤害下保护重要器官,但后果可能导致 疼痛。运动不当、车祸跌倒等也可以影响到器官,剪切力可以 造成组织撕裂和瘢痕,冲击力可以造成瘀伤。 怀孕涉及到腹部很多结构的拉伸和重组。这时身体需要充 足的空间,这些改变发生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产后巨大压力 变化和突然下降回落的器官能否回复到一个相对正确的位置, 则取决于产后运动、支持性肌肉受损程度及是否手术。 炎症因素是指自然愈合过程包括正常组织纤维的局部破坏和相对无弹性 粒状组织的替代,它可以概念化为一个受损组织的局部干燥 化。当机体存在炎症时,组织就会失去正常运动。许多因素会 导致其炎症,包括感染、妊娠、腹腔手术、外伤、重复运动、 饮食、环境毒素、情绪紧张和手术。换言之,不和谐的伤病和 情绪行为都会影响器官的流动性。 剖腹产所遗留的伤口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小,但任何腹部 手术会造成内脏粘连:暴露腹部、空气和手术灯等势必造成干 燥或粘连,制约器官正常的流动。
(2)内在因素是指情感是了解内脏运行机制中最有趣的部分之一,“ 器官同 样受情绪的干扰”。很多人在会议、旅行或圣诞节前等重要时 候,背部或肩部发作2~3次不合时宜的疾患,这并非是平时锻 炼不足及肌肉强度的问题。这种慢性问题在于身体承受压力时 释放的反应性保护。压力是一种巨大的潜在致病因素,而内脏 器官是身心健康之间的交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