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高手是不会像电影里的斯瓦辛格一样,肌肉发达如健美选手!
这样虽然有力量,但对于持久战需要的肌肉耐力,动作幅度,关节的灵活的有所影响!
李小龙可以作为格斗选手的代表,他的体型先天没有欧美人群来的“健壮”,受到咏春影响,更多是利用身体在瞬间做肌肉募集的单次最大爆发力和连续最大爆发力进攻。追求的是速度和反应,这样的要求更多的是大重量少次数的爆发力训练,而非增肌训练为主!
这种“发力”需要使处于“发硬”状态的骨骼肌充分放松!
由于肌肉在剧烈运动中的强力持续收缩,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的堆积等因素作用,在运动后较短的时间内,很难使发硬的肌肉(骨骼肌)自然恢复到运动前的松弛状态。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放松措施,才能使通过训练的肌肉,在收缩力量和速度不断增长的同时,始终保持“松如棉,紧如铁”的高质量状态。
如果不注意放松肌肉,短期会造成肌肉力量恢复不全,肌肉发僵,延迟性酸疼,收缩速度和反应性降低,各肌群间(伸、屈肌群)的协调关系不好,训练效果不能体现出来。如果长期不注意放松活动,则可造成肌肉发硬,弹性差,爆发力弱,整体肌肉质量下降,出现人们常说的“死肌肉”。
这就是一些“格斗运动员”肌肉质量差(肌肉大而硬,绝对肌力大,但爆发力差,出拳速度慢,摸高测试只有0.2米左右,冲刺跳远不足4米)的主要原因所在。也是和传统健美人群训练的不同之处,自然肌肉状态也不同!
更多专业训练知识问答来我的知识星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