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量(strength)
我国运动训练学教材中将力量定义为:力量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二、 力量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力量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根据力量和专项得关系力量分为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根据力量和体重的关系力量分为相对力量和绝对力量;根据力量在运动中的表现特征,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
1.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
一般力量是指身体各部位肌肉在完成基本动作时,对抗和克服负荷的能力。基本动作是指肌肉的一般收缩和伸展,而非特定的专项动作。如卧推和深蹲时表现出来的力量。
专项力量是指在时间空间特征上严格负荷专项竞技动作要求的肌肉收缩能力,也就是说,在动作结构、力量性质、肌肉收缩方式等方面都严格负荷专项动作特点的肌肉收缩能力。对于专项力量而言,不同项目运动员力量水平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一般力量水平低,则会限制专项力量的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2.绝对力量与相对力量
绝对力量是指在不考虑体重的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力量。在此意义上,绝对力量和最大力量的含义相同。绝对力量可以通过对抗外界负荷的力值表示。
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单位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相对力量=最大力量/体重。注意的是相对力量值的单位,是 F/M,因此严格来讲相对力量不是力量。相对力量是单位体重力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肉质量的好坏。在克服自身体重的位移性运动项目中和分级别的运动项目中,相对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优秀的跳跃和体操运动员的相对力量水平都比较高。
3.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 (参看后三节)
三、影响力量的生理学基础
肌肉的横截面
肌肉纤维的数量
神经支配能力的改善
生物力学因素
肌肉工作时的供氧
性别
雄激素水平
肌肉的长度
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