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6-12-20 北京隽体苏苏苏苏belle
当支付宝有了转账功能,我们去银行排队亲力亲为办理业务的机会少了。那么随之而来的,银行的窗口变少,柜员这个职务也不那么被需要,一个软件可以替代很多柜员。我们都看过历史书上的图片,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危机,很多工人砸碎机器,因为他们被机器所代替,导致失业。
任何时代,变革都是挑战和机遇并存。
健身app软件的出现,可否代替私人教练?对健身行业有怎样的冲击?又带来了怎样的机遇?
一、要搞明白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的本末关系。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很多资本进入,但也出现了“过热”的泡沫现象。但是泡沫一旦破碎,没有“接盘侠”的时候,烧钱只是白白的烧掉,留给后人讲故事。
“互联网+”误导了很多人,混淆了实体与虚拟的关系。以往,大家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互联网的存在,就是一夜之间,可以让全世界,甚至宇宙之巅,都知道,在某某巷子里有好酒。让传播的速度更快,实效性更强,信息对称和公平性。但是,互联网并不能改进酿酒的速度,酒的醇香,需要时间陈酿。酒香是第一位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加上更好的传播,这是“+互联网”带来的实惠。《舌尖上的中国》捧红了陕北老农张大爷的黄馍馍,城里人可以在西贝莜面村里享用,前提是张大爷做的东西要好吃。一度炒作“互联网+”思维的,让太多的人心动,甚至觉得狗屎都能卖出去,这是严重的本末倒置。
o2o让很多实体餐馆倒闭,也淘汰了很多难吃的餐馆,因为差评直接影响消费者下单,吃盒饭订外卖,一盒赤裸裸的饭菜,摆在人们面前是个没有任何附加服务体验的,只要味道不好就被拉黑。从这个角度讲,互联网更犀利,让竞争更激烈,更透明,最终大家拼的还是实力。
二、把健身指导搬上app会带来哪些变化?
从投资角度来看,健身指导软件想要快速盈利很难。需要几轮的投资,不停砸大钱,才能看到水面上浮起的涟漪。
app收益从哪里获得?
1、用户付费使用
2、出售线上商品
3、植入广告
4、教练资源平台
5、线下服务
app从制作到推广,再到客户下载到手机中,这个过程无疑不是烧钱的游戏,而最终收益需要寄希望于未来。没有用户量,就看不到未来。
中国参与运动锻炼的人口比率不足35%,这个数字包括城乡人口,而且调研水分很大。几乎30%的人做的都是休闲运动,例如饭后散步,遛弯,跳广场舞,他们认为这就是健身。这类人群的运动习惯已形成,文化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他们对怎么下载app不感冒,更不用说要花钱使用。剩余能产生价值的的5%人群,每周运动2到3次,每次持续1小时的,被健身房,篮球场,网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等场所分割,很多人以参与某项运动为主要健身方式,例如一周打两次乒乓球,练一次瑜伽等。
那么健身app都是什么人下载了?
1、已经在健身房自己健身的
2、花钱请过教练指导的
3、健身小白,自己尝试着拓荒训练
4、一直持续有私人教练指导的
我们可以看到下载的人,并使用的人数字上是有重叠的。也就是他们既是接受了线下的指导,又尝试着线上的指导。这点用户量不足以支撑app如此大的研发,推广,后台服务团队付出。
很多人都是下载的僵尸,app的用户量需要数据造假才能吸引广告商。app用户数量不足,或数据造假,都意味着前途渺茫和危险的。几千万的风投,风风光光的打水漂的事,在互联网行业很常见,烫手的山芋等待接盘侠仔卖出去,是个难题。
私人教练可否会被这个app代替?
答案是,方便面永远代替不了新鲜的刀削面。
对于用户而言app的线上指导,理想状态是在健身上节约时间和金钱支出。但是,app不能解决的问题是,精准性,避免运动损伤,和安全责任问题。这要看用户的价值观,他们更看重省钱,还是自己承担健康风险。
1、app用户的运动能力要强,要有看视频指导,照猫画虎的能力。所以零基础的人,很难入门。入门还是需要有教练,面授课程,手把手的指导。
2、不论线上还是线下,都需要自律 坚持,很多人在运动上的短板是意志力差,不能坚持。线下的私人教练指导,鼓励,互动,督促的更多,更能帮助很多人坚持。不要指望一个面对面指导都很难坚持的人,在使用app上体现出自律精神。
3、照猫画虎只能收获四不像的结果。不能保证动作的精准性,不能把握运动强度,更不能很好坚持,当然效果,就是折上折。效果不明显,就打击了很多人继续坚持的信心。
需要身体力行,体验学习,经历感受的课程,很难被app代替。对于用户来说,最好是平常吃刀削面感受食材之美,营养丰足,时间紧迫的时候吃方便面,解饿。但是,要想把方便面吃出刀削面的味道,只能自己骗自己的舌头。健身app的市场和方便面的市场有很大区别,方便面的市场需求很大,胜过刀削面,健身app是少数人的方便面,它是把本是很值钱的东西用廉价的方式卖出去,让贫民享受奢侈品,这是个非常拧巴的生意。中国人“免费使用”软件的习惯很深,用付费的自律方式来解决问题还需时日,健身app目前的价值在于锦上添花,而资本的进入目的是快速产生利润,目的性很强,能烧钱多久是个问题。
不要跟着资本走,因为资本玩的是另一套游戏,除非你是金融家。教练要跟市场走,看用户真正的需求。健身市场很难被垄断或线上取代,因为个性化的服务很难被复制和替代。教练要积极迎接科技的进步,善于利用科技,而非被科技驾驭,学会利用互联网平台,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为更多的客户服务。我看到的是改革中更好的机遇,很多软件的出现,让人工不再值钱。而这个时代里,很多年轻人在昼夜不息的研究高科技,他们久坐面对电脑催残着颈椎腰椎,极度需要更有效的运动指导来康复,来保证健康,工作压力积累的焦虑和不良情绪,需要更好,更舒适,更快乐的运动来缓解,而不是拖着疲惫之躯,回到家里,再次对着生硬的手机屏幕,勉强的去做效率很低的训练。因此,私人教练提供面对面,可以价值最大化,效果最佳的指导,真人互动的,可以让人放松身心,快乐流汗的课程,是更有价值的。人口的下降,必须靠人来实现的东西,一定是越来越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