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4 北京隽体苏苏原创苏苏belle
不参与运动,只注重营养,这如同努力的给一盆花施肥,却剥夺它见光的权利。结果,先是枯萎,然后烂根儿,这就是一盆花的命运。
在中国,即使是70后,80 后还是有贫穷、过苦日子的记忆,可能小时候营养不良。有了匮乏的先天不足,后天在心理总是个缺口,总想做个弥补。电视里的养生节目演绎的太入戏,抓住了大家的心,更受父母辈退休老头老太太的青睐,毕竟民以食为天,反正天天都要吃饭,为何不来些营养的?
这些年,我接待的女性客户越来越多,毕竟涉及女性的健康话题,女人之间更好沟通。这也让我更确定了下半生的职业目标--研究女性问题。交流下来发现,很多人的“健康观”是有问题的,普遍的行为是,她们非常愿意在营养上下功夫,却不喜欢运动。她们更期待通过“吃点什么”得到健康,如果能靠吃来解决,最好不要运动。可惜,往往事与愿违。
我曾经接待过一位前来咨询的女客户。她的目标是“备孕”。在她稳定的家庭里“万事俱备,只欠生娃”。她曾怀胎3次,都是到第3个月的时候胎停不发育,妇产医生也无法解释具体原因。听说目前这种现象在医院非常普遍,人类可能面临生殖能力下降。
当我对她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她对营养有一种偏执的认知。
1、为了减肥,她常年不吃晚饭,曾有一年不吃米,因为担心大米糖分高,会影响减肥。
2、属于办公久坐人群,从来不运动。
3、为了努力备孕,她大补营养。每天坚持吃一根海参,还有很多燕窝人参之类的补养品。
4、做孕前检查,身体指标没有异常问题。
听她说完之后,我仿佛感觉得坐在我面前的是一具貔貅。
一、生物的富集作用。我们来看看海参、人参、燕窝,这些曾经只有宫廷皇族才能享用的尚品,如今成了寻常百姓市民馈赠的礼品。吃一顿葱烧海参已经不是大餐了。从资源稀缺发展到大众分享,这意味着什么?答案是:快速养殖技术。在辽海大连地区,近海养殖海参成了当地渔民致富的好项目。大面积,密集养殖海生物就会生病,渔民就要大量使用抗生素,保住幼苗。这就面临传统的补品丧失了原有的营养价值,甚至成了“毒品”。人类做为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富集作用最强,毒素会从生产者流向高级,甚至会发生无法分解代谢的中毒现象。每天吃一根海参,当然比吃百度外卖20元的地沟油盒饭高大上的。海参满足了对营养大补的幻想,但是,“海参是海参,正不正经,我不知道”,今日之海参非昔日之海参了,可能会吃下很多残留药。快速种植搞得人参和胡萝卜的营养价值可能差不多了,那些写着“正宗高丽参”的盒子里,可能来自东北某种植园。
二、没有运动就是自我“圈养”。假设吃的那些好东西都是特供级别的,可是没有运动会健康吗?这种行为就是人类对自己的自我“圈养”,吃着皇家贡品,受着工作压力,身体的囤积的垃圾越来越多。皇家都是有后花园的,供奶奶太太们饭后遛弯散步的,除此之外还有骑射的园林和练功房,中国传统的养生里,也是有运动这门功课的。
曾经“多产”的中国人,从未担心过繁衍问题,股貔貅是招财的吉祥物,却不象征多子多孙。生存危机,无处不在,我们都缺少爱,所以天天呼唤“要好好爱自己”,而有时候恰是因为偏执,用错误的方式对自己太好,爱多了成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