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前不能做“静态伸展”(下文统称“伸展”),是我前两周看到的一个观点!
一些公众平台的大号,也发了关于:伸展后反而会导致更大的损伤的理论,好多人点赞!
好奇,点赞的都是伸展后受伤的同僚吗?
先来看看静态伸展的理论:源于百度
以下关于静态伸展的知识源于《肌力与体能训练》
只是理论,但实践的细节和配套的知识点没有介绍。
我们来分析一下,以下观点适合专业人士探讨,小白可能不能理解。
人随着年龄增加,长期的错误生活姿态和错误训练方式,多数人都会存在肌肉不平衡,有些导致骨关节和骨骼变形。
因为在我们身体中有目标肌肉和拮抗肌的区分,大家可以再去复习一下,多数的不平衡都是有这两个部分张力平衡导致(注:此平衡不是指肌肉大小、体积、力量相同。这要聊就越聊越多了!)
所以你的身体在训练前已经变形不平衡了!
变形中有一部分肌肉始终紧张或比另一些肌肉紧张,而一部分肌肉紧张未必是肌肉发达导致,某些损伤后的肌肉,或长期被拉长的肌肉也会“紧张”!那在运动过程总这些发达的紧张的肌肉就会导致先发力,受损或被拉长或无力的“紧张”肌肉有时也会“被”代偿发力(这个问题要摊开讲又是一个长故事),直接导致稳定性降低,最终的结果是增加不平衡性,直至不平衡突破肌肉极限,引起运动疲劳损伤。
而训练前的静态伸展就是为了将“紧张”的肌肉恢复到平衡水平,但由于“发达”的肌肉导致的紧张才更适合(不发达的“紧张”肌肉则更适合动态伸展,但可惜多数的动态伸展解释也是问题多多,我更愿意称之为“激活”,后续再议!),所以对于教练的技术是个考验,你要先学会准确的评估训练者的肌体不平衡环节,找到正真是由于过份使用、过份发达的紧张肌肉!
判断错误,或只是照猫画虎的按着网上的伸展照着学,就悲剧了!
如果把非发达的“紧张”肌肉伸展开,而没有找到正真过于发达的紧张肌肉,结果就是提前让你的肌肉进入不平衡的极限,出现上文提到的“静态伸展后运动更容易损伤!”
一切的错,源于没有从大局入手,知识体系的不完整性导致,人云亦云!
先聊这么多,希望对同行有所启迪,打字打到眼发花!
训练前静态伸展是否会提高运动表现?
什么是正确合理的动态伸展?
这些伸展的完整流程和体系是什么?
海绵轴的使用是不是伸展?
这些问题待续,看心情发布!
沈韦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