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7 北京隽体苏苏原创苏苏belle
我本想减肥,但是越运动越胖,怎么办?
很多人衡量胖瘦的指标就是,晨起后体重秤上的指数,如果是熊市就开心,证明自己瘦了,如果是牛市就沮丧,证明自己瘦了,其实不然。
1、减肥还是减重
体重是个总体指数,包括脂肪,肌肉,骨骼,毛发等。而所谓的肥胖,指的是脂肪,减肥是为了减掉超标的体内脂肪。所以,看自己是胖了还是瘦了,要看胖体重和瘦体重的指数变化,而不是总体体重的变化。
那么为什么减肥人群运动后体重反而增加了?
1、身体动的少,嘴上犒劳的多。对于减肥人群会有一个误区:认为原来我不运动,只要我运动了就应该变瘦。其实,从零运动到有运动,只是冬天里到车库热车的过程,慢热起来,车还没有真正的走起来,这是个身体适应的过程,脂肪最为身体“最懒的能量”不会轻易被调动起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很多人把车钥匙拔了下来。预热没消耗,于是放弃了,表面上是有运动了,实际上没有达到能量代谢的条件就结束了。但是心理上会做怪,认为我今天运动了,所以可以更好的吃。并没有计算热量,结果一不小心吃的比运动消耗的多,越运动胃口越好,吃的越多,结果更胖了。
这样的结果是坏事吗?NONO,
这是好事的开始。一辆久停的车,必须定期打着火,上路,以免零件和油路出问题。胖人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运动,肥胖还会引起很多关联疾病。直白了说,有运动了可能还是个胖子,不运动可能是个病人。
怎么破,运动了嘴上更想吃的问题?把原来所吃的总量不变,分开吃。举个例子,将一日3顿的量,分成5顿吃,这样一天中每隔一段时间,都有让嘴解馋的机会,少吃多餐,总量没变。既解决了对吃念念不忘的问题,又不至于一顿饱足,囤积过剩不能消化,形成脂肪堆积。从此头脑里有了剂量的概念,就离减肥不远了。
2、增肌是减肥的必经之路。肌肉含量的增加会明显的使体重变重。我们知道同体积的瘦肉总会比肥肉中很多。大家可以称一下,同样大小的一块牛排肯定比牛油重很多。减肥人群先期运动,会有一些力量训练,来增加基础代谢率,这个过程就好比给改装一部车,原来是1.0的排量,改成2.0排量,使耗油量更大。人体肌肉含量越高,基础代谢率越高,所以,要想减肥必须增肌。基础代谢率就是人体安静平躺、头脑清醒、不思考状态的代谢率。也就是人体静息状态下的消耗能力,增加基础代谢就是来一次田忌赛马的对策,一次一小时内的运动量消耗的热量是有限的,根据不同的运动强度,消耗大约200至500卡路里,那么如果在一天内的其他23小时里增加代谢的卡路里,岂不是更好。所以,把轿车改装成越野的SUV做法非常合理。这也解释了一个现象,只做有氧运动减肥的人,一停就反弹,有力量训练的人不容易发胖,更不容易反弹,就是这个道理。
在" 预想减肥先增肌"这个过程中,你会看到体重暂时的上涨,是增加了肌肉含量,这往炉火里填煤目的是为了燃烧的更旺。体重只是小小的波动,不要担心,很快就会看到它的魔力,你会看到皮脂在变薄,人看上去更瘦。
最后,减肥是个持久战,什么都敌不过“坚持”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