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对于跑步的个人理解(李在朔)
身边普通的跑马人
——写在2013-12-2
@渝跑团里的普通小伙伴们的2013上马跑出了不普通的PB,从241到430,当在聊天群中看到这些平凡的数字时,总能让人热血沸腾…于是,我忍不住写点自己对于跑步的认识。
1、关于普通人跑马,从专业医疗机构处,我听到过两种不同的声音,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认为绝大多数人不适合跑马,跑马弊远大于利,原因是过度训练与挑战身体极限;2、新加坡樟宜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主管医师,他自己就是为忠实的跑徒,诊室内墙壁上的展板尽是其参加各地马拉松的照片,他认为科学的训练与伤病预防是跑马的关键,马拉松也没想象中那么困难。
2、2009年CCTV-10的纪录片,美国波士顿塔福慈大学的一项课题研究,该学校的生理学教授同时也是马拉松运动员的米莉亚姆·奈尔森希望能够帮助普通人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来而成立了研究小组。研究小组从各行各业的平日里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甚至身患疾病的普通人中选择了13名成员,一起训练40个星期,准备波士顿马拉松。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有“长跑教练、科研人员与医务监督人员等“,从最开始的运动风险筛查(13人中的小腿应力性骨折与心脏风险人员最终被劝退),到运动心肺机能的评估与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整个过程足够严谨、专业。最终,13人的试验小组,1人因伤退出(应力性骨折),其他12人均完成了波士顿马拉松,1位410,3位440分左右,其他成员500出头。
我想对于普通人跑马,这样的实验具有明显的正面效应,普通人能不能跑马也不是个简单的YES or NO的问题了。
3、是否应该积极鼓励带动身边的朋友亲人同事跑步呢?以前,我总认为发动大家跑步是件高大上的好事儿,直到反应平平后,我才从村上春树的书中找到了答案,“村上春树在书中说自己从没有向身边人推荐过跑步,他认为每天坚持跑步同个人意志的强弱并没有太大的关联,能够常年坚持的理由多是因为个人喜欢,跑下去不会觉得痛苦反而乐在其中。因此对于身边对跑步不感兴趣者,纵使口干舌燥也是毫无意义,真正的跑步者是自然而为的。
4、百练跑为先,李小龙曾如此说道。在我的理解中,人体的心肺有氧耐力是最基础的身体机能,其次才是去评估骨骼强度、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柔韧性等。跑步练习就像人体每顿必不可少的主食,但光有主食也是不够的,身体其他营养素的摄取还需要通过其他一些“食物”。因此,一味跑步,身边没准也会失衡,不如搭配些其他运动来塑造发展一个全面的身体,村上春树选择了搭配游泳、自行车、壁球等。
南理工体育部的教授在微博中曾将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分为生存类、游戏类、表演类,像跑步、游泳、拳击或相似项目,都属于生存类,理想状态下应该是人人皆会。我想这个观点足够接近运动项目选择的本质了。
5、新闻报道中许多马拉松专业运动员退役后都不再跑步了,我想可能过度训练不仅仅累垮了身体,也耗尽了跑步的激清吧。现在身边的同事中,有曾经中学的中长跑体育特长生,也有类似的情况。这是个体育教育的本质问题,学校在教育阶段在培养动商(体育意识、兴趣、技能)方面的不足,让我们的青少年体质十年来一步步滑坡,额…扯得有点远了。
6、跑步与体能训练、伤病预防,去年参加@渝跑团的几次约跑活动中,从跑前热身,跑后牵拉,到核心力量训练,一些热情的专业小伙伴的指导让大家受益。我想体能训练既是为了提升竞技水平,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斯坦福大学中一个关于“跑步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的公开课”中指出,运动损伤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度训练与身体力学结构的失衡,所以体能训练的出发点就是纠正或改善力学结构的失衡与运动链中薄弱环节的补强。我也曾饱受骼胫束摩擦综合征的折腾,臀中肌、股直肌内侧头的力量薄弱与骼胫束的过分紧张是根源,但医院的普通专科医生不会告诉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改善与训练,我们的治疗方案除了理疗就是休息。我想跑步及爱好运动群体的壮大,对于专业的医学保障与体能训练及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跑步者自身对于跑步的专业认知也越来越严谨。
7、跑步装备党,装备党从帽子、头巾、眼镜、手套、腰包等时尚点缀,到心率表、跑马鞋、压缩衣服袜等核心配套,同样的跑步,不同的表达,这本身也是件很有趣的事儿,五颜六色的约跑动每次看着都那么喜感。装备中最被大家所看重的可能就是跑鞋了,各式各样的跑鞋层出不穷,其实质就是附在脚上的外来“肌肉韧带”,长期依赖跑鞋,对于小腿与足部肌肉是一种“废则退”的效应,有些跑步团体倡导赤足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用则进”的回归。至今,我依然记得大学里那位充满人文情怀的解剖学老师是如何惊叹的给我们解释人体完美的力学结构,这种将功能与美感结合得天衣无缝的大自然进化的作品是不可超越的,这就是《天生就会跑》的原因之一。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足弓是最完美的减重缓冲,周围的韧带肌肉是最牢固的支撑稳定,这是任何跑鞋都无法取代的。
8、跑步基金,我给自己弄了个支付宝的余额宝作为跑步基金账户,每跑1K给奖励自己对应的RMB,准备大部分用于外出参赛的差旅费,少部分用于作为健康体检、健身房年卡等费用。我想,为了参赛,这样攒差旅的兴奋应该是房奴车奴的压力所不能媲美的吧。
《天龙八部》中的扫地神僧谈到72绝技与戾气时,有这么段台词“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才能练习更多的绝技,但是到了这种境界,就会又不屑又去多学杀人的法门了”。
我想全马/超马作为一项不大不小的绝技,倘若凡人强行日夕苦练,虽能日渐精进,但也很可能伤及五脏六腑、积压戾气,能做到自我化解的“佛法”可否被认为是“对跑马的理性认知、科学训练与恢复以及豁然的生活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