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苏春雨教练写的:
原创 2017-06-11 苏苏 苏苏belle
在法语中,教授professeur一词,始终是阳性,早起的教授,教书先生都是男性。从此以后约定俗成。
女性天生柔弱,再加上生理周期的特征,体力方面确实不如男性,这也是卫生么体育学院招生,男女比例差距很大的因素,广大体育教师和教练队伍,多是男性多于女性。
奥运会的蓬勃发展,在推动世界和平,男女平的方面,发挥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很多参赛项目,男女均设,因此赛场上出现了很多女性的风采。最近一部非常火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精彩演绎了女孩子的竞技比赛之路,温暖,感人,励志。
作为女教练,我经常被提问以下问题:
一、你们这个职业是吃青春饭的,你觉得你能做多久?
good question!我常常在回答这样问题的时候,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教练这个职业。
无疑很多人的吃“青春饭”,就是过了青春就可能没饭吃,表达的是对未来的焦虑。
首先,很多人对体育学院的课程设置并不清楚。如果一个人上了体院,想混毕业很容易,好好学能累个半死,我想这种现象不局限于体院,中国的很多大学多是这个“窄进宽出”模式。
体院文化课的主干学科是: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就我本人而言受益很大,当年我对这三大学科都有浓厚的兴趣,乃至于毕业后到图书馆阅读一些相关书籍,都会找到曾经学习的知识点的回忆,然后串联起来,教育学,心理学对一个人的成长帮助是非常大的。乃至后来,激发了我学习心理学的动力,丰富自我。
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人眼中我们是“搞体育的”,本科毕业后被授予的学位是“教育学学士”,更幸运的是我去教初级法语课程,机构考察的第一块敲门砖是我的教育学背景,和高等教育的教师资格,其次才是会不是说点法语。我非常感谢母校授予我的各种资格,在社会上混,有了实用的通行证。
体院文化课的核心课程是: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教育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营养学、生物化学、体育测量与评价(唯一一门数学课)、英语、裁判学、还有各个高校都有的马哲,邓论、毛概等基础政治课。这些核心课程,正是我日后做教练的工作中的核心和重点,所有涉及医学、康复知识的恢复性、运动损伤的训练,都源于对人体解剖构造和运动机理的学习。
体院的技术课程是:专项理论与实践,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这里几乎包含了我么可以想象到的所有主流运动项目,田径、体操、游泳、冰雪项目、三大球足篮排、小球乒羽网、健美操、橄榄球、体育舞蹈等。这些都要身体力行付出训练,还要通过国家运动员等级,才能给予毕业,如果不刻苦训练就不能毕业。
最后是:体育艺术不分家,艺术类的选修课非常丰富,音乐美术,歌舞表演,体育发展史,赛事经济学等。也正是在这些选修课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对新闻学的兴趣,后来我到辽宁大学学习了新闻学,并顺利毕业。
看完以上这些,你们觉得在体育学院上学比其它大学容易吗?更确切的说它是很多人上不了的大学,因为它的第一门槛是运动成绩,高考前就要通过体育艺术类的提前考试,必须是有运动天赋,运动成绩优异的人才有能力考取。
一个认真读完体育学院的人,到社会上会从事很多行业,能把运动玩好的人,情商都不错,他们无数次经历大小的比赛,早已看惯胜败乃兵家常事,情绪稳定,抗挫折能力强,具有拼搏精神,更重要的是他们更有规则意识,讲究公平竞争。这也是为什么在英国很多贵族学校,例如伊顿,这些贵族学校从小学到大学的共同特征是,体育运动的课程非常多,多达到不亚于体育学院,甚至有的大学前两年都是运动课程,后两年才是文化课。因为他们知道培养一个健康的人,一定要有健康的体魄,和人格完善,最终去追求自我实现。我见过很多商业巨子,他们的前身是运动员。
so,一个教练“吃青春饭”,是因为他们很健康,阳光、有活力,永葆青春感,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断的坚持学习、追求进步。并不是他们出卖自己的青春时光,等待一口井的枯竭,他们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不腐山泉,他们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是喜欢做自己,而不是把“处心积虑,勾心斗角”当作一种让人厌倦的能力来进行展示,并歌颂为职场的精英。
教练“越老越值钱”,因为老教练在专业技术能方面早已锤炼,突破了“一万小时”定律,他们见过了太多的案例,他们经验丰富,他们可以把这种能力传递给新人。而他们的自身健康状态是优于同龄人的,更有激励的正能量,更能帮助很多人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吹吹牛,畅想一下未来:我期待建立一个“运动健康类的可汗学院”,这会是我人过中年后的奋斗目标,喜欢就一起来吧!
我小时候对我爸爸说我的梦想是当作家,我的爸爸并没有噗呲一笑,而至今依然正面鼓励,热度不减的说:你可以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