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的教材和培训中,上交叉综合症Upper-crossed syndrome(UCS)已无数次被提及,你也总能听到软组织过强-过弱的描述,如图所示
但真的是这样吗?很多的时候可能由于文字表述的关系,使我们的理解产生误区。
误区一:张力与肌力不同
在UCS中,我们认为“过强”的肌肉,如背阔肌、斜方肌上束等,因为受到重力的影响,实际上处于离心紧张被拉长的状态,需要控制其张力,而并非是肌力强。同样,“过弱”也不是肌力一定弱。
误区二:忽略姿势链(Postural Chains )
我们常常过度关注身体的某一单独环节,而忽略了人是一个整体。当身体出现不良的姿势、改变人体正常的力学结构时,必然会引起其他部位的代偿。如脊椎:当我们的坐姿不良,头过度前倾,就会导致胸、腰椎及骨盆发生补偿现象。
因此,当出现UCS时,必然会引起胸椎、腰椎、骨盆等部位的力学改变,我们并不能期望仅解决UCS中涉及的软组织问题,身体就会自动回到良好的排列。
误区三:协议的方法
在看到UCS姿势上的表现时(头向前倾、颈椎前凸增加、圆肩、胸椎后凸增加及翼状肩胛骨),“伸展-强化”这种“协议”的解决方案就会浮现在很多教练的脑子里。
每个出现UCS的人,解决方案都一样?我们认为在UCS中,胸大肌过紧(强),是否有做过进一步的测试验证这个观点?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一个有着UCS的人,在肌肉长度测试中都会存在胸大肌过紧的情况。
思考
由于久坐引起的下背痛问题,遇到很多教练在评估时说“竖棘肌太紧(强)了,要拉伸”;而在训练时又说“竖棘肌、核心过弱,需要强化”。这已经是一个矛盾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重力的影响,竖棘肌是长时间处于离心拉长的紧张状态,那么从软组织的角度来说,对其张力的评估及解决或许是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
注:没有一个通用的训练方案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思考和实践才能让你的思路更清晰。
参考资料: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muscle imbalance : the Janda approach
NASM Essentials of Corrective Exercise Training
Movement
: 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