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举动作的益处:
1更多的肌群参与工作,提高了训练的全面性和共同工作的相互协调程度。躯干肌肉群参与了整个蹲举的过程,承担了控制身体稳定的角色。
2主动肌群工作强度提高,训练效果更好:原因是腿部肌肉群在完成主动肌群的工作以外,还承担了稳定肌肉群的角色。
3身体前倾,腿后侧肌群张力增强,保护前十字韧带。蹲举时,出于身体平衡的原因,躯干必然前倾,从而引起骨盆旋转,骨盆旋转引起腿后侧肌肉群增强,会把胫骨向回拉回,减缓前十字韧带的压力。
二.人体运动杠杆系统原理:
从运动力学的角度分析,肌肉工作是完全遵循杠杆原理的。人体在运动中的动作,都是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肌肉收缩为动力来完成的。力矩等于力量与力臂的乘积,通过改变力臂的长度可以改变力矩的大小。
三.杠杆系统的构成要素:
支点:关节的轴心
力点:肌肉在骨骼上附着点(通常是止点)
阻力点:阻力负荷的中心作用点
力臂:由支点至力点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支点至阻力点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力矩:肌肉的拉力与力臂的乘积
阻力矩:阻力负荷与阻力臂的乘积
八.双脚站距宽窄的变化
较宽的站距:
•关节压力较小
•腿部肌群压力较小
较宽的站距缩短了股骨在失状面的长度,膝关节减小了向前的幅度,由于人体调整重心平衡的原因,髋关节也减少了前倾的幅度,从而避免可能的躯干过度前倾和膝盖屈曲过度造成的损伤。关节屈曲幅度减少之后,阻力臂也会相应减小,使腿部的工作强度有所降低。
较窄的站距:
•关节压力较大
•腿部肌群压力较大
上述因素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九挺直躯干和抬头
1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挺直躯干和抬头可以保持脊椎的正常生理弯曲,抵抗更大压力,
2反射性的收紧背部肌群:抬头可以反射性的收紧颈部和上背部肌肉,有利于保持正确姿态•
3减少呼吸的压力:挺直躯干和抬头可以使胸廓自如的打开,使呼吸畅通。
十.下蹲吸气,蹲起呼气
1 可以保护脊椎和背部肌肉:下蹲时身体更易前倾,吸气可以影响脊椎的曲度,使之有所回复。
2可以帮助稳定身体。对抗压力:体内的气体容积越大,身体的稳定性越好。蹲举过程中在底部是阻力负荷最大,而此时也正是吸气的末端,体内气压越大,稳定性越好,所以建议下蹲的过程持续吸气。阻力负荷最大的时候正好是稳定性最好的时候。
十一。蹲举的技术标准:
1 躯干适度前倾,面部与膝盖和脚尖基本位于同一平面。
2 最低体位的标准是大腿与地面平行。
3 避免膝关节内翻和外翻。保持左右脚趾朝向11点和1点钟方向,髌骨对准2,3脚趾的位置。
5 保持躯干的挺直状态和抬头,
6 下蹲时吸气,蹲起时呼气
7 对于身高较高人士,建议较宽站距
8 对于核心肌群较弱人士建议使用训练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