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我随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队教练员体能训练专项赴美国培训班在美国培训学习,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用一种饥渴的状态去吸收、消化新的知识。这次赴美学习,使我有幸能与美国高水平体能教练近距离交流学习,吸收先进的体能训练理念,观赏美国高水平体能教练的亲身示范训练,考察了同期举行的体育器材展览会。并与培训班多位国家队的教练在一起相互研讨、相互交流,取经充电,开拓本项目新的体能训练思路。结合这次培训的体会,我对目前国内曲棍球体能训练进行了反思:我们的曲棍球运动员需要什么样的体能?每年度的体能测试是否充分?
在参加培训班之前,我与国家女曲其他教练员经常在一起研讨有关曲棍球体能训练思路、训练方法、训练目的,并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体能训练书籍、观看数盘体能训练视频光盘以及从英特网上获取多种体能训练资源,同时我每年都要随国家队出访欧美等国,所见所闻,基本了解了目前球类集体项目的体能训练趋势。目前世界高水平的曲棍球队:澳大利亚、荷兰、德国、阿根廷、西班牙等,包括英格兰、美国都趋势于SAQ和SPARQ体能训练。这次在美国我细心观察,凡是来美国克罗拉多NSCA体能训练基地总部接受训练的人员(职业的和非职业的)全部都围绕SAQ和SPARQ进行训练。反观我们国内一些曲棍球队的体能训练,还停留在过去的训练理念中。我认为曲棍球体能训练应多元化,而不仅仅是简单枯燥的田径跑道和无思维的直线往返跑。
在此,我要阐述什么是SAQ和SPARQ。
一、SAQ
SAQ的训练理念:球类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最重要的体能素质是速度(Speed)、灵敏(Agility)、和快速起动(Quickness)能力,通过障碍、软梯、栏架、牵引带等专门的SAQ训练器具设计了许多结合球类项目专项特点的体训练方案,这些SAQ体能训练方法在发展球类项目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SPARQ
SPARQ的训练理念:美国的SPARQ体能训练团将球类目运动员所需要的体能分为速度(Speed)、力量(Power)、灵敏(Agility)、反应(Reaction)、快速起动(Quickness)五个组成部分,对每一种身体素质都有严格的界定,对每一种身体素质都有专门的训练方法。
三、曲棍球SAQ训练
速度长期以来仅被认为是一个简单的东西,即某个物体从A点移动到B点有多快。只是在最近,才对速度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将其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加速阶段、平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目前,大多数教练员仅在直线跑动中利用了速度的不同阶段,而曲棍球中所必需的变向、转身和“S”字形跑动速度却被忽视。
SAQ计划就是为了努力寻求填补这一空白,以便全面发展速度的不同方面,特别是针对曲棍球这样的集体项目。 SAQ计划将速度分解为速度、灵敏和快速起动技巧三个方面。尽管这三个方面十分相似,但在如何训练、发展和结合比赛却非常不同。将这些技巧成功组合,并配以专门的SAQ练习器械,为教练员提供训练出色运动员的工具。运动员使用SAQ计划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
(一)速度(Speed)
队员在比赛中,最初几米的跑动速度至关重要。在跑动30-50米后,步幅和步频逐渐增大。速度意味着队员能达到和保持的最大速率,队员跑过某一特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可作为衡量标准。大多数人只能保持短暂的最大速度或以最大速度跑动有限的距离。
通过训练提高最大速度,需要正确的跑动技术、步幅和步频,以及腿部的运行周期和臀部的高度与位置。高抬腿和步频练习是用来发展经济实效跑动技术的最好方法,且很容易结合到训练课中。
奔跑能力必须与熟练的有球活动相结合,奔跑速度和比赛的熟练性决定一个运动员的比赛节奏。因此奔跑速度的任何提高都必须针对有球活动,并与有球活动相结合。
(二)灵敏(Agility)
灵敏是指在不破坏身体平衡、力量、速度和控制力和情况下改变方向的能力。改善灵敏与身体运动的时机、节奏的发展有直接联系。
灵敏不应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每名运动员都可以学习掌握。灵敏训练能确保一名运动员员发展最佳的进攻和防守技巧,同时发挥最大速度和控制力,减少能量的浪费和不必要的动作。例如,绕锥形物的“之字形跑”“穿梭跑”“T字形跑”。灵敏对运动员还有其他许多好处,如避免受伤;使肌纤维激活;控制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背部和颈部的细微运动。灵敏训练富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刺激性,训练方法千变万化。一旦学会这种活动方式并定期进行练习,运动员的力量、爆发力、灵敏性和身体控制能力都能会得到提高。
(三)快速起动(Quickness)
当运动员加速时,会产生强大的力量,这些力量通过脚部传递到地面。加速动作在几秒内,使身体从静止到产生运动。肌肉实际上在瞬间被拉长,然后缩短——即肌肉在离心收缩后,紧接着向心收缩。
快速起动训练是从运动感觉开始的,每个关节单独进行快速收缩。例如,在短时间内,重复相同的爆发力动作,脚部快速沿直线移动练习。这些快速、重复性动作,使身体各部位充分磨合,速度得到协调发展。将脚步快速移动和反应类型等快速练习贯以全年训练中,会导致肌肉活性明显提高。这意味着,运动员能快速和充分地控制加速度,目的是确保运动员在开始3-5米内的加速度。
四、曲棍球SPARQ训练
SPARQ除了有速度(Speed)、灵敏(Agility)、和快速起动(Quickness)训练,它还包括力量(Power)、反应(Reaction)训练。
(一)力量(Power)
以发展爆发力、平衡协调力量为主。
爆发力是物体在非静止状态下所加速做功的能力。也可以理解是肌肉被拉长后的快速收缩。如杠铃高翻、举重抓举挺举、硬拉、深蹲(半蹲)、卧推、跳箱。在曲棍球专项上,如带球突破后的加速阶段、射门的加速阶段、守门员瞬间扑救的加速阶段等。
平衡是运动的基础,通过身体重心的练习,使站立、停止和行走的能力得到发展,运动员可以快速地掌握和保持这种能力。例如,单腿站立、平衡球上站立、灵敏盘上站立、闭上双眼后退、滑板训练、吊带训练和多种瑞士球训练。运动员不需利用很多时间来练习平衡,一周2-3次,每次几分钟即可。平衡练习最好在早晨和训练课开始前进行,这时运动员精力充沛、灵敏性高,神经肌肉系统对平衡练习所使用的运动形式更易接受。
协调的目标是在较困难的情况下掌握简单技巧。在运动中,协调性主要侧重于正确的生物力学动作。将某个技巧分解为不同的部分,然后逐渐组合,达到协调性练习的目的。协调性活动包括绳梯步法练习、侧手翻、滚翻和跳跃。较为复杂的练习,如一名运动员沿一直线跑动,另一名运动员轻微推搡,使其偏离直线,以及持球跳上跳下灵敏盘等。
(二)反应训练(Reaction)
运动员要完成未知的运动形式和要求。教练员辅以视觉和听觉反应技巧,让运动员根据不同的刺激对运动形式作出快速判断,使技巧水平更接近实际比赛情景。反应训练可通过躲闪球和身体落地后,立刻对教练员提出的运动方向作出反应。
五、对年度比赛体能测试的反思
目前国内一直延续年度体能测试模式,以测试成绩是否达标来决定运动员能否参加全国比赛。曲棍球界从1996年至2006年十年一直测试两项内容:3000米和5-25米折反跑,2007年开始改测试20米YOYO跑。从曲棍球专项体能角度上讲,我认为以测试结果(3000米跑、20米YOYO跑)作为对运动员水平进行评价的基础是没有价值的。这类测试未涉及到比赛因素,曲棍球比赛的主要目标是取胜,而不是用来展示谁能跑得最多或最快。教练员的评价标准不是心率、跑动距离、负重数字或时间,而是球员能否达到曲棍球比赛的目标。
反思1:
3000米跑、20米YOYO跑都是跑的训练方法。因为不结合球,跑的又是直线,所以从本质上讲它们不是曲棍球训练方法。通过这些跑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一般耐力(有氧耐力),除此之外,对曲棍球运动的其他方面,则不起什么作用,离曲棍球运动本质的综合要求还差很远。
反思2:
曲棍球运动员比赛时需要有较高的有氧能力、有氧无氧混合能力以及无氧能力(非乳酸无氧能力为主)。这些能力紧密相连、相互协调,呈现混合、复合形态持续70分钟。而在3000米跑和20米YOYO跑的训练中获得的有氧能力,则不足以适应曲棍球运动对体能的全面和时间上的需要。换句话说,以3000米跑、20米YOYO跑作为测试标准,是不充分的。
反思3:
3000米跑是在跑道上进行的,20米YOYO跑是在人造草地上直线往返进行的,跑的动作均是田径式,有较为均衡的节奏和固定方向。而曲棍球比赛时的跑动却伴随着起动、转身、倒地、弯腰、鱼跃、支撑、突停突起等动作,以及依据情况变化而变换的速度和方向,完全是另一种类型的神经肌肉应力和循环负荷,两者大相径庭。
反思4:
3000米跑和20米YOYO跑时,运动员思维简单,近乎于机械思维。而曲棍球比赛运动员跑动时的思维却很复杂,其中蕴藏着多方面、多方向的观察和交流、判断和选择,展现着奔跑战术意识和效果。
反思5:
经过3000米跑和20米YOYO跑的练习,运动员耐力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是能跑了。但是,能跑不一定会跑,能跑与会跑是两码事。曲棍球比赛要求运动员不仅仅要能跑,而且还要会跑,后者才是更重要的。比赛场上运动员受阵型、战术纪律的约束,任何跑的行为都应“取之有道”,不能随心所欲,瞎跑盲目跑只会造成进攻乏力、防守漏洞百出,会让对方打进更多的球。
因此,若用3000米跑和20米YOYO跑作为体能测试手段,因其本身是田径方式的,不拥有曲棍球运动的特点和内涵,便无从显示曲棍球意义,测试如同对一个普通人的测试一样。而测试成绩也仅仅限于说明运动员的一般耐力状况,也不能反映或确认运动员真正的曲棍球能力。因此,3000米跑和20米YOYO跑测试,是曲棍球伪评价方式。
曲棍球比赛中没有一种情况是完全雷同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只是一种新的情况下整体比赛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体能训练时,运动员一定不能忘掉比赛的需要,他(她)必须时刻牢记身体素质训练与比赛之间的密切关系,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必须建立在训练的最新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同时与曲棍球运动的专门要求及运动员的身体状况结合起来,进行身体训练时也不要离开曲棍球。
曲棍球运动员不需要跑道。这种单调的运动形式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枯燥无味的负担,它将扼杀任何一种自发的积极性和乐趣,既不符合运动员的胃口又违背了曲棍球比赛的专门要求。以不正确的方式,希望得出“正确”的结果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