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ellersen体育医院和Matthys医生以及Kunz教授的讲座中都提到了关节松动治疗技术。
关节松动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骨关节疾患的手法治疗技术。有关这方面的学派颇多,且各具特色。常见的有Maitland法、McKenzie法、williams法、Cyriax法等。关节松动术以它安全高效的特点,已成为许多西方国家物理治疗师的必修课程。
在Hellersen体育医院中,两位治疗师主要讲到下肢踝及膝关节的松动治疗技术,这种技术属用于四肢关节的松动术。他们认为关节损伤首先治疗的是关节,即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其次是关节处韧带及肌肉训练,治疗时也应先从被动治疗为主,其次是主动功能训练。任何治疗前都应先检查患者的功能状态,这时关节松动技术可作为检查方法之一,察看患者关节活动情况,检查关节面间有无活动及活动的程度,然后对该关节进行松动治疗。
如踝关节存在活动障碍,首先要对距小腿关节进行松动,其次距下关节,然后是足部的关节。治疗时先对治疗关节行纵轴牵引,然后在牵引状态下做关节面间平移的活动,反复数次。关节松动治疗后还可配合进行PNF被动治疗。.膝关节松动技术同样能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牵拉小腿以达到牵引膝关节的作用,而后进行胫股关节的前后平移活动;同时如果膝关节伸展受限,应先检查髌骨的活动范围,如活动减少,则进行髌股关节的松动,以实现屈伸过程中髌骨的正常运动。
在Schalke04俱乐部的Herford医疗康复中心的学习中我们同样接触到了关节松动术,而这种关节松动术为Cyriax法,主要为脊柱关节松动术,属于被动活动手法,是在病人完全放松时,术者突然快速地扳动关节,类似于中医的扳法。针对脊柱不同的阶段,其松动手法亦不同。该手法同样讲求治疗前细致的检查,通过观察和沿脊柱的触摸可发现脊柱的排列情况,找出有疾患的节段,也可通过椎体间松动手法确定椎间关节的活动范围。
当找到病患的部位或发现痛点后可对局部施行Cyriax松动手法,施压的手基本置于横突或棘突上,根据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姿势、体位和手法,治疗时往往可以听到椎体间响动,证明受治关节得到了松动。
国内许多运动医学的从业人员尚未接触到这一技术,因而在运动员出现关节损伤后,得不到最有效的治疗,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有时甚至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而关节活动度是一切康复治疗或功能训练的根本,没有正常的活动度,接下来的种种训练都无法开展。同时人们发现这种关节松动技术对于解决关节活动受限的重要性。由于其效果十分显著,因而在日常的治疗工作中频繁应用并积极推广,目前国内许多城市也相继开办了关节松动的培训班,以求把这一技术引入到康复治疗中来。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这种技术的操作程序,也初步了解了其运用的时机,相信在将来的工作中会很好应用,避免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关节粘连的发生。
一、肌力测试
在Hellersen体育医院和Herford医疗康复中心都讲到了等速肌力测试,这是一种新的肌肉功能评价和训练及航速,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在康复医学的临床实践和科研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所谓等速运动,是指运动中运动速度恒定而阻力可变,运动中的速度预先在等速仪器上设定,一旦速度设定,不管受试者用多大的力量,肢体运动的速度都不会超过预先设定的速度,受试者的主观用力只能使肌肉张力增高,力矩输出增加,而不能产生加速度的一种运动。其优点是使用这一设备,即可完成等速运动,也可进行肌肉的等长、等张、向心、离心运动,且通过计算机处理,可得到力矩曲线及多项反映肌肉功能的参数,作为评定肌肉运动功能的指标。其缺点是价格昂贵,不能携带。
Hellersen使用的等速设备为Cybex,赫尔福特使用的是Biodex,与国内很多医疗或科研单位的设备型号一样。两种设备的操作程序基本一致,即先输入受试者的基本信息,选择测试处方,以膝关节测试为例,一般为双侧腿等速向心收缩方式,速度为60°/秒和180°/秒,重复次数及间歇时间依受试者具体情况而定,之后测量关节活动范围、选择起始位置和为肢体称重,然后是测试。Hellersen体育医院的医生还为我们演示了腰腹部肌力测试技术,测试者取站立位,分别对抗阻力做腰部屈和伸的运动,但该测试采用肌肉等长收缩方式。讲课教师认为腰腹部肌力测试一般应使用等长测试方式,并且患者取站立位,但依不同的运动项目也可结合动态测试方法。工作人员还介绍道,他们每天要使用这台设备完成上百例测试工作,其使用频率相当高。
Herford的测试人员也为我们演示了Biodex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并同样选择了膝关节作为测试关节。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专门为患者测试和恢复上肢功能的等速肌力测试设备,其测试原理与前两种设备基本相同,但不知是测试或训练单关节的某一运动平面的运动,如通过改变组件,可以在设备上安装方向盘、钳子、旋转钮等,使受试者在该设备上模拟驾驶、握钳子、拧螺丝或开门等动作,并在做这些动作的同时测试或训练局部肌力。通过讯问工作人员得知,这种设备可在测试和训练中使技术工人在损伤后重返工作岗位。
在Kunz教授的讲座中还特别介绍了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的理论,其中提到了全身不同部位肌肉的屈肌/伸肌比值,给出了普通人群和运动员的屈肌/伸肌比值。
二、ISO-CHECK测试
我们在Schalke04的Herford康复中心还接触到了一套称为Iso-check的测试系统。其中一部分为腰腹部肌力测试,同样采用肌肉等长收缩方式来测试,但受试者取坐位,同样对抗阻力进行腰部屈伸运动。而另一部分则是纵跳测试,该测试分两部分进行。第一步是受试者双脚平开站在测力台上,当测试者选好测试程序并给出提示后,受试者即以全力完成一次纵跳,以此方法连续跳三次,之后可通过双手叉腰增加测试难度,测试后计算机系统经过计算得出每次纵跳的高度;第二部分则类似于跳深练习,是股四头肌的增强式运动。
受试者先站在高出测力台30CM的长凳上,双脚平开,听到提示后迅速从长凳跳落到测力台上,并以最快速度向上纵跳,依此方法跳三次后换为双手叉腰姿势再测试三次,测试后可以得到双脚落在测力台到再次跳起的反应时间以及跳起的高度。工作人员解释这种测试没有标准或正常范围,只是对受试者进行前后对照,是一种针为足球运动员设计的专门的测试。参观后,我认为Iso-check系列测试均与肌肉的等长或超等长收缩模式有关,而肌肉的这种能力恰恰是足球运动员所需要的,在激烈的比赛和训练中,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和爆发力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的控球、射门及在拼抢中占到优势。
等速肌力测试对于许多康复工作人员并不陌生,国内很多医疗和科研机构都配备了这种设备,也用它进行测试、训练或服务科研工作。前面提到这种肌力测试的种种优点,但其最大的缺点是价格昂贵,因此不论对于什么样的单位来说它都属于大型设备。但我们重金买来的设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我知道许多等速测试器处于长期闲置的状态,而许多患者得知其费用后又往往对此测试或训练望而却步。在有关等速测试的讲座中,也有国内医生询问有无运动员测试后的数据库,答案可想而知是有的,但因数据繁多或基于某种原因,讲课教师并未对此进行过多的解释。
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既然等速肌力测试存在那么多的优势,我们何不利用它的可量化评价和可保存数据的特点,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呢?
针对不同的人种、项目、性别、部位等,进行批量测试,为今后运动员的伤病恢复建立一个评价指标,同时通过运用这些设备对运动员加以测试及训练,使其达到患部肌肉的屈伸力量平衡,可大大缩减伤病恢复时间,也可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指引方向。除此之外,我们也缺乏针对不同运动项目的专门测试及训练方法。一年下来,每个运动员大大小小的体检并不少,但有针对性的检查及测试少之又少。我们知道,每个项目都有特殊的技术要求,也都有自身特有的伤病,除了训练外,特殊的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是防伤的需要,也是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的保障,因此,这次学习回来,我们应结合各自的工作特点和运动项目,初步建立完善的、个体化的治疗体系,更好的为运动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