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一部关于罗尼·科尔曼(Ronnie Coleman)的纪录片,除了跟拍罗尼本人,还采访了目前健身界很有影响力的一些运动员和记者。
先介绍一下罗尼,八界奥林匹亚先生大赛冠军得主(1998-2005),奥赛是世界健美最高水平的赛事,简单来讲奥赛冠军得主就是全世界最壮的大只佬——就连阿诺也只拿过七个冠军,而罗尼连续拿了八个。
片中回顾了罗尼作为一名健美运动员的成长历史,其中有一个细节让人非常印象深刻。罗尼说他起初参与职业健美比赛很多年,但是从未进过奥赛前五名。那时他还是佛吉尼亚州的一名普通警察。
1998年,当他再一次和其他著名运动员一起站在奥赛台上被提名的时候,他已经非常开心了,想着这次可以如果进前五就梦想成真。这时台下的评委开始念第六名的得奖者,被念到名字的就走下台,然后是第五名,第四名依次倒数。念第五名的时候,罗尼还站在台上,他已然激动到不行了。
最后念到第三名的时候,罗尼依然站在台上,这时他已经不是激动了,而是感觉脑子都要炸开了。另外一个依然挺立在台上的是当时的得冠热门弗里斯,他成为职业选手的第一年就横扫了各大奖项,业内默认的奥赛接班人。
接下来评委将宣布亚军得主。为了制造悬念,评委拖了很长时间才念出亚军的名字,期间还感谢了一堆赞助商,两个人都只好继续绷着造型站在台上等结果。当评委念出“弗里斯”的时候,罗尼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瞬间跪倒在地上。当时罗尼的全职工作是警察,因此他跪在地上喜极而泣的画面被人们称为“officer down”,也永远载入了健美史册。
从那以后,罗尼连续夺得了八次奥林匹亚先生的冠军,创造了历史记录。
看完大师的纪录片,除了了解成功背后的艰辛,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师的经验和自己的体会。
1. 坚持最基础的训练
忘掉那些花里胡哨的器械,执著于最基础的训练方式。如果你们有机会去罗尼常去的健身房看一眼,你们就会发现,这家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健身房简直就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
用另外一位比较直爽的奥林匹亚先生Jay Cutler的话来讲,这个健身房就是一个“屎坑”。但是罗尼就是在这样的健身房里,用最基础的器械和训练动作,打造出奥林匹亚先生八连冠的纪录,至今无人可以打破。
至今他依然会采用平板哑铃卧推和杠铃卧推来训练胸部,以及腿举和颈后杠铃深蹲来训练腿部。顺便提一句,罗尼的腿举可以用2300磅(大概一吨)的重量,一组做10个。他做两组腿举,相当于中级爱好者一个小时的训练总重量。这种训练量,难怪业内称他是外星人。
2. 坚持大量的饮食
每每看到像罗尼的这样的大块头,我第一时间好奇的不是他到底是怎么练的,而是他是怎么吃下那么多东西的。毕竟就像上面所说的,训练都是基本动作,你的确需要花时间打磨和钻研,但是动作就在那里,没有什么秘密。但是吃就真的很有学问,10个人玩健身,就能至少有20种吃法(每人至少两套,减脂的一套,增肌的一套)。
据非官方数据,罗尼的每日摄入热量是5600大卡左右,大概是我的非运动日热量的两倍。其中包括150克脂肪,470克的碳水化合物和540左右的蛋白质。
很奇怪的是面对这么大的饮食量,他每天只吃六餐饭,大概每两个半小时一餐。我的理解是凭借着1米8的身高和270斤的体重,每餐的饭量应该都不小,所以每顿饭800到1000大卡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罗尼晚上10点的那餐饭是最劲爆的,大概有500克鸡肉和300克牛排,外加一堆土豆和其他碳水化合物。然后最后一餐是半夜一点半的一份蛋白粉。
3. 坚持自己的梦想
刚开始罗尼参赛的时候老是拿不到很好的名次,但是这并不影响他频繁的在欧洲和世界各地参加各种比赛。据他的同伴称,一同参赛的其他人都是乘坐飞机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比赛,而罗尼为了节省开支,选择坐火车出行,而且参赛期间也在坚持自己带饭,饮食方面依然非常严格。
因此当时就有人问罗尼,“我们积极参赛是因为可以拿奖,你老不拿奖,怎么还那么有激情?”罗尼说我是真的很爱这项运动。
我曾经看过香港的一些健身前辈的采访,聊起到底是什么让自己在健身的路上一直坚持。有人说是有偶像的鼓励,有人说是有榜样,最后有一位说这是梦想。
“梦想?”这两个字在香港这种市侩的地方,简直太稀有了。
于是,采访者就开始追问这位前辈,你觉得到底什么是梦想?这位前辈的回答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他说现在的年轻人老是觉得买块豪表买辆跑车或买套房子那就是实现梦想。“我同你讲,用钱能买到的东西那都不叫梦想,那叫商品。真正的梦想是没办法用钱买来的,需要你经年累月流汗甚至流血来交换。”
写到这里我很庆幸,我是真的义无反顾地喜欢着一样用钱买不来的东西。
希望你们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