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探讨的是肌肉和力量是否成正比,肌肉越多力量就越大吗?在力量训练的世界里基因是否决定了一切?
首先我们要知道每块骨骼肌都是由两端的结缔组织依附在骨头上,这两端的附着点分别是靠近身体重心的”近端“和远离身体重心的”远端“。
当我们在进行一个动作的时候身体会需要一块以上的肌肉来帮助完成这个动作。分别是最直接参与这个动作的”主动肌“、用于减缓和停止动作的”拮抗肌“和间接完成动作的”协同肌“。
举个例子,但我们在投篮的时候,我们的主动肌就是三头肌,用来伸展我们的手肘增加球速。当我们手肘接近或完全伸直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二头肌会被用来减缓手肘的延伸来使动作停止,从而保护我们肘关节。假如少了二头肌的拮抗,那我们的手肘就会因为三头肌的力量导致“啪”,造成肘关节的冲击,由此可见拮抗肌的作用。
另外当我们在做投篮动作的时候,肩部位我们的协同肌,用来稳定我们的上臂,使我们完成精准的投篮动作。
认识了主动肌、协同肌和拮抗肌。接着我们来讨论一个具有话题性的问题:基因。
我们就以力量为例子来探讨肌肉骨骼系统的杠杆,力矩与力学优势。
那些天生神力的人身体的秘密是什么?大家小时候都学过杠杆原理,我们都知道在一个支点上 ,当施力臂越长,阻抗力臂越短,就越能省力气的对抗支点的另一头那个阻抗杠杆的力量。所以阿基米德就说过“只要给一根足够长的棍子和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
由此可见,这个力量大小乘于力臂长度能够发出多么大的力矩,然而这个杠杆原理和力矩也存在我们的人体中,我们称之为力学优势。
简单来说,我以二头弯举为例,前臂就是我们的阻抗力臂,二头肌与前臂的黏着位置到肘关节这段就是我们的肌肉力臂。那么这个阻抗力臂和肌肉力臂加上我们的肌肉力量,就成为我们能够举起多重物体的主要因素。
如果以两个相同肌肉力量,相同前臂长度的人来说,那么肌肉黏着位置使肌肉力臂这段越长的人,他的力学优势就会越大。
所以有时候,我们去看力量比赛,他们单项很强或是另一项非常弱,并不是他们缺乏训练,而是因为他们天生的躯体构造,可能就比较擅长某些项目。所以也不要去吐槽别人,为什么你深蹲这么厉害,卧推却这么弱。因为别人付出多少努力是我们难于看到的。
跟大家讲的是,希望大家认识力学原理,然后好好的锻炼自己,说不定你就是那位天生的大力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