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在运动,天天想着怎么吃,可是增肌的增不上,减脂的减不下,或许是应该要静下心,好好学习了解一下人体这个复杂的系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在对自身机体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或许运动这条路上,才不至于盲目,才能事半功倍。
在我们运动时,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慢慢来探索身体的秘密。
人体就像是一台机器,必须需要由源源不断的能量才能运行,而所需要的燃料就是我们平日里摄取的食物,经过消化系统后,分解成各种营养素和一系列的代谢最终变成细胞所需的能量——三磷酸腺苷(ATP)
而了维持生命,身体器官每时每刻都需要能量,只是我们在不同的状态下,消耗能量高低不一样,而在运动情况下, 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将大大的增加,身体也会快速应激这种状态产生足够能量。
那么能量在这一过程是如何来转化的呢?
可以从身体的三大供能系统分析,具体是:1、磷酸原供能;2、糖酵解供能系统;3、有氧供能系统。
1、磷酸原功能系统,它由ATP和磷酸肌酸(CP)组成,ATP和CP都含有高能磷酸键,他们在代谢过程中会转移磷酸基团而释放能量。但是AT和CP存储在肌肉的含量不多,大约只能提供1.2~1.8大卡热量,10秒内就被消耗完,所以如果需要继续运动,就有其他方式来合成ATP为机体提供能量。
因为磷酸原供能系统时间十分短暂,适合的运动项目是:断时间内运动强度大或速度快项目,比如100米跑、举重、跳高等。
2、糖酵解供能系统,在我们持续运动时,骨骼肌糖或者葡萄糖会在无氧的情况下发生酵解,生成乳酸并且释放出能量来为肌肉提供运动。这个过程1个肌糖原可以净生成3个磷酸腺苷(ATP),而葡糖糖在酵解过程会净生成2个磷酸腺苷(ATP)。
这个过程中肌糖也会很快消耗完,大概持续时间30秒到90秒。所以适合的运动项目是:400米跑、一公里自行车等。
3,、有氧供能系统,可以分为糖有氧供能、脂肪有氧供能和蛋白质有氧供能。有氧供能系统是复杂流程,简单说我们摄取的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进行消化系统代谢分解后产生能量协助ATP合成,从而为细胞提供能量。这一过程需要有氧的参与,所以叫做“有氧供能系统”。
这一系统中所需的有氧氧化燃料是充足的,尤其是脂肪,其燃烧释放的能量足以合成大量的ATP ,但是这个过程比较慢,并且需要有氧气的参与,所以是长时间耐力锻炼的能量主要来源。
因为达到这一过程比较慢,所以适合的运动项目有:马拉松跑、5000米跑、3000米跑、游泳、长距离自行车等。
当然了,这三大功能系统并不是单独运行的,在运动过程中,不同的状态和强度,也有可能某一个系统供能比较充分,其他两种只是少量输出。
最后简单总结下,不同状态时各个系统的供能关系。
人体在安静时,只要是骨骼肌的脂肪酸提供燃料。
短距离又剧烈的运动中,只要是肌肉的ATP和CP提供能量为主。
在长时间低强度的耐力运动中,主要是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提供主要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