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间微博上说,有外国专家说平板支撑超过10秒就没意义,这是真的假的呢?”
我的第一反应,这一定是假的,毕竟微博上经常冒出各色各样的谣言。
所以有的网友就不淡定了,好不容易把平板支撑坚持超过3分钟,结果专家说超过10秒没意义,让我们情何以堪。
就锻炼方面来说,比起什么医疗专家,我还是觉得教练要靠谱多点。
不过本着对广大健身爱好者负责的态度,我还是网上搜索了这位外国专家相关信息。
结果发现,确实有这么一位专家,他的研究引起这场“平板支撑讨论”,该专家是加拿大的脊柱生物学教授Sturt McGill。不过他没说过“平板支撑超十秒没有意义”。
这位专家的研究论主题是:静态训练(平板支撑等)和动态训练(卷腹等)哪一种对强化核心区的稳定性更有效。
他邀请了24名参加实验的参与者,并且让其中一部人做静态训练,一部分做动态训练,经过6个星期的训练后,发现静态训练的效果要比动态训练好。
该实验的静态训练采用的“少量多次法”模式,既每做10秒,休息几秒钟,以此循环。
那既然这样,怎么会有人说平板支撑训练超过10秒就没有意义了呢。
其原因就那些不良的媒体为了吸引观众,把这种“少量多次法”曲解成平板支撑超过10秒无意义加以传播,才导致网友虚惊一场。
所以广大网友可以放心啦,平板支撑训练要比卷腹效果好。
既然这样,那是不是时间越长就越好呢,
其实不能这样认为,因为平板支撑训练的部位是腹肌中的腹横肌,在核心训练中只是比较基础的动作。
但是支撑我们脊柱和骨盆平稳是需要众多肌肉的参与的,不仅腹横肌,腹部两侧肌肉,还需躯干下部盆底肌等肌肉。
所以说核心训练是不能单单靠一个动作去训练,作为健身爱好者,这一点应该有深刻理解的,正如说练胸肌不能单独靠坐姿卧推吧。
而核心训练需要多方面整体性刺激,不能用时间长来说明训练强度大。
那训练多长时间才算合适呢
这个在于因人而异。
对健身新手来说,核心力量不足的时候,可以采用“少量多次法”,对于核心肌肉发达的朋友,每次撑10秒钟就没什么价值了,可以尽力多撑一会。
而对于普通人,撑2分钟差不多了,在这期间能保持身体不抖动,说明核心肌肉比较稳定,那么可以尝试更多花式动作,加强训练了。
不过时间多长,有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保证动作的准确性。
健身房里很多人为了“冲量”,动作练着练着,就容易变形了,这样反而得不偿失,不但练不到位,还容易受伤。
所以对于健身新手来说,可以参考“少量多次”,力求每次动作做对,每次训练到位才是最关键的。
平板支撑有很多花样的动作,针对不同部位训练,也能更好身体协调性,所以接下来为大家推荐一套平板支撑动作,让训练更加多样有趣。
动作1:直臂变屈肘平板支撑(10~20次)
动作2:反向屈膝直臂支撑(60秒)
动作3:左右交替侧提膝(左右各10~20次)
动作4:反向屈膝直臂支撑单脚举腿(左右各10~20次)
动作5:屈肘侧身支撑转体(左右各10~20次)
动作6:直臂平板支撑交叉手碰膝(左右各10~20次)
动作7:屈肘平板支撑+单脚屈膝后抬腿(左右各10~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