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0号的清晨,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上体重秤的我,看到数字最终定格在了165上。我惶恐地再三确认了称是否损坏,得到了否定答案以后,觉得自己还是十分优秀的。
细细算来健身刚好9个月,我从原来的239.5斤降到了165斤,减重了74斤!!!体脂率也从原来的35%降到了20%。在这里就有必要展开一下知识点了:
你一定听说过BMI,即Body Mass Index,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的平方后得出的数字,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你的体重是否正常。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认为,BMI值越低就代表越“瘦”,BMI值越高就代表越“胖”呢?当然是不能的,因为体重本身就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胖”和“瘦”。
人的体重,是由骨骼、肌肉、脂肪和水组成的。骨骼大、骨密度大的人在体重上肯定不占优势,胖瘦视觉效果一样的情况下,肌肉多的人肯定比肌肉少的人重。水就更不用说了,有些女生称体重之前都会渴上好几个小时(别问我怎么知道的,不能说)。最后,来说说脂肪。其实,脂肪的多少,才是真正判定胖瘦的标准。有意思的是,脂肪偏偏是密度最小的人体成分——由此可见,体重和胖瘦的关系,并不是如此地直接。这时候,体脂率这个概念就出现了。
体脂率,顾名思义就是人体内脂肪质量占身体质量的百分比。体脂率是反映一个人胖瘦程度最直观有力的数据,剔除了骨骼、肌肉和水分对体重数字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体脂率还根据性别有两套评测标准,因为女性出于各种生理原因(排卵、生育、哺乳等),体脂本身就会比男性高。
如上图所示的数据,也有一定形而上的成分,事实上,体脂不仅包括皮下脂肪,还包括内脏脂肪,因此,也不必过分迷信于数据,(有空了写个体脂称专题)。等到数据变化了,身体自然会告诉你的。
当初给自己定的减肥目标应该是圆满完成了。想想这9个月里,除了节假日回老家和晚上出去聚餐的那几天,其他的日子里,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骄阳酷暑,每天健身房一个半小时,准时报到打卡。
减肥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下子疯跑一个小时,第二天除了累,是看不到任何效果的。但是只要你坚持住了,每隔一段时间你会猛然发现自己身上的变化,可能是肚子上的游泳圈缩进去了,小腿或者大腿细了,或是手臂肌肉弹出来了。这些大概是这条道路上定期的收获吧~它也会继续鼓励着你向着最终目标前进。
我的瘦身目标达到了,但是下一个目标也同时确立了——练就一身肌肉(小目标是看得到腹肌)。
希望与此时正看着这篇文章的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