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得厨房,出得健身房!
其实空腹有氧并不适合任何人群,比如初学者,经常会有人提出在成功增肌后开始大量有氧来脱脂,结果感觉到最后消耗的全是肌肉...问我怎么办.?
其实脱脂很简单,我觉得如果不准备比赛,也就是脱到7%以下的体脂,而只是想看到腹肌,那么可以完全不做有氧脱脂。 管住你的嘴,加上合理安排力量训练就可以达到拥有腹肌的目的。
这次备赛我是这样安排的
脱脂前体重 94kg, 体脂15%
14周前正式开始备赛, 力量训练还是偏向大重量,无有氧,碳水控制在200克左右,连续5-6天,然后1-2天的高碳,400克.
主要是依靠力量训练和饮食来降低体脂,碳水200克已经是我非赛季碳水的1/2了。这个时间段,由于我的训练还是偏向大重量,我训练前后还是会摄入50克单糖。训练前后各2勺魔兽 rehab, 里面还有高量的高品质碳水化合物,但是无糖,所以在不会快速提升血糖的同时帮助肌肉恢复糖元.。
有些人会过早的开始低碳,甚至在刚刚开始脱脂时就用碳水循环,也就是高碳,低碳,低碳甚至零碳循环,然后就会掉肌肉。其实一开始最重要的还是管住嘴巴,然后渐渐的加入新方式。
这个时候我差不多隔天饭前有氧45分钟,有时候午饭前有时候晚饭前,或者训练后. 如果饮食控制的不是很眼歌曲,有氧可以做到每周5-6次, 帮助弥补饮食上的问题。
其实这个时候的体脂状态对大众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可以看到腹肌并且维持这样的体脂。这个状态也是我非赛季的目标,如果不准备继续增加肌肉量了。
赛前8-10周
差不多5-6周后我的体脂就从15% 降到了10%以内,这个时候我的饮食还是单一, 但是去除了训练前后的单糖,而且训练方式也有了新的调整。
基本上还是 3天1休循环,但是训练变成了 30-45秒组间休息,和2分钟动作之间的休息。训练强度增高了,但是重量和训练时间都减少了。现在也开始了力量训练后的有氧,每天45分钟饭前空腹有氧,不是凌晨空腹有氧。
赛前4周
现在的体脂应该已经是8%以内了,也差不多是我的疯狂有氧加低碳生活了。 饮食控制及其严格,每天基本上白煮鸡胸类的,任何食物内不用放盐。
有氧差不多早上空腹30分钟爬楼梯 加上训练后或者晚饭前50分钟有氧。
碳水这个时候要根据身体状态来分配,碳水循环也可以用起来。高碳250克,低碳50-100克连续两天,这样在循环。如果在赛前4周你的体脂还在10%左右,那么你可能要更大量的加入有氧,甚至每天2小时,加上一些零碳水日来帮助脱脂,当然这种方式会导致快速的肌肉流失,同时影响力量训练。
再细节上的我会在赛后和大家分享,这次备赛和往常完全不同,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效果会怎么样。起码一个改变会有新的变化,分享可以让喜欢我的小伙伴更了解,也能促进自己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