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你身材不错哦!怎么练呢?
想想以前,你问过别人卧推怎么练吗?或者被别人问过怎么练卧推吗?如果没有仔细问过别人的状况就说答案,就是极度不负责。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结构都是独特的。
能找到和你结构相似且能以完美的动作和运动范围完成同样负重的卧推并不常见。也就是说,像卧推这么火爆的健身动作就要因为实际情况而改变,这样才能真正地练好!
如果你的手臂很长,记住,手肘离身体越远,肩部承受的压力就越大。为了释放压力并且避免受伤,卧推握距稍窄会是一个更加舒适的姿势。这样手肘之间的距离就会减少,使得整个动作更加地流畅。
当然,握距的改变意味着运动轨迹也要相应地有所调整。手肘距离拉近意味着如果你想要给杠铃施加正确的力,底端的躯干收缩点会更加低。不要忽视运动的物理学。
出于肩袖的功能和健康考虑,上肢和肩胛之间需要有节奏。手臂的角度稍有改变,肩胛骨应有小规模的行动以保持一致。
适当的卧推姿势中不存在这种节奏的,因为肩胛骨抵住了椅背。这一不可避免的情况可能导致会肩关节功能障碍,甚至还会造成肩关节功能障碍。
如果你是一个曾经饱受肩部问题困扰的健身爱好者,你最不需要的是内部旋转的双手姿势和固定的杆以及出于稳定性考虑的功能性失调肩袖。以下是一些选项:
多年来,很多人痛斥史密斯架为一块无用且浪费空间的器械。事实上,这个想法是错的。训练需要根据个案来判断,具体到个人以及其目标、需求和禁忌。
对于有肩袖稳定性问题且希望依靠卧推来增强他们的胸部的人来说,史密斯架提供的固定轨迹可以完美地解决卧推中对稳定性的要求,并且关注于追求泵感和增加围度。
对于许多人来说,肩关节保护就是在卧推时能够操纵手腕和手肘的位置。哑铃卧推就能做到这一点。
有人会认为,哑铃卧推中压力会更加不稳定并且对肩关节不友好。但事实上:不管你是谁,哑铃卧推的负重都不会比卧推重。
在卧推中,每一只手所承受的重量会更小。把手腕转到更加中立的角度,可以使肱骨的头部更加集中,避免撞击。对于肢体比较长的健身爱好者来说,这么做对肩部更加友好。
如果你不想为了哑铃或者杠铃卧推冒险,不妨试试地板卧推。地板卧推的运动模式和常规卧推一样,但是对于肩部的哑铃会显著的减少,并且训练效果也是非常的理想。
平躺在地板上会消除腿部驱动的影响,并且可以增加手腕稳定性以及驱动力量。许多人认为地板卧推是一个三头动作,但是对于那些肢体比较长的运动员来说这个动作同样可以刺激到胸肌,同时还可以解放你的肩膀。
如果你的目标是刺激胸部而不是加重肩关节问题,将杆分开并向外挤压这个建议其实带有误导性的。
在力量举届,这提示其实是正确的;宽握杠铃,由于手臂长度和动作姿势,运动范围会减少,负重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作为一个以增肌为主要目标的中级或高级健身爱好者,我们必须记住,力量举中的卧推并不是把增强胸肌放在第一位。
由此,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杆上而不是向外挤压,对胸肌的刺激会更强烈。
如果我们把动作想象成哑铃挤压卧推,单片卧推,甚至某些高难度的俯卧撑,向内挤压和卧推结合其实已经被运用到训练中了。它可以帮助减少肩部胶囊的牵引力,增强胸部肌肉的上部和下部。
*作为一个声明,我认为阅读这篇文章的人知道在卧推期间如何保持标准的姿势,所以当向内的力施加在杠铃的时候,肩膀不会失去收缩。如果这对你来说仍然很棘手,那就忘记这条吧。
力量训练中,身高矮的健身爱好者会相对比较轻松。高个子的训练也许需要付出更多,健身从来不是粗暴地举起哑铃或者杠铃,进步是伴随着不断的训练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