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那就是心率。
每次听到都会一脸懵逼——为什么我们健身时大家都在说心率呢?它和我的健身有什么关系吗?真的那么重要吗?
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说说心率的事儿。
文章目录
1.心率是什么?
2.运动时为什么要强调心率?
3.运动时怎样的心率才是好的?
4.心率那么重要,提到最大最好吗?
5.推荐见效快的有氧运动减肥方法!
心率是什么?
心率,顾名思义就是心脏跳动的频率,简而言之就是心脏在一定时间内跳动的次数。
通过心率,可以了解运动强度是否合适。合适的运动强度能帮助我们锻炼身体,如果强度过高,则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不同的心率对运动效果有不同的影响,由此也产生了所谓的心率区间,不同的心率区间对运动效果的作用是不同的,只有把心率控制在一定区间内,才能达到该运动对应的运动效果。
运动时为什么要强调心率?
心率是来自我们身体的信号,也是我们运动的指南。
在平时,心率的变化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人体多方面的健康状态。
而运动时,无论你运动是为了减脂还是健康,都需要关注心率。因为心率的变化带来的作用是不同的,这一点在开头小编已经提到过。
如果心率是一个恰当的点或者段,不仅可以帮助你避免一些运动伤害,更有助于你获得更加理想高效的锻炼效果。
运动时,如果学会对自己运动心率进行分析,监控自己的心率数据,这样你能清楚得知道训练状态,从而调整运动节奏,让你的每一次运动都将事半功倍!
运动时怎样的心率才是好的?
每个人的心率都不同也随时变化着,运动时,怎样的心率才对自己帮助大呢?
在此之前,还需要对心率进行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对于心率,我们通常有三个量度:
#静息心率#
又称为安静心率,是指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运动心率#
指的是人体在运动时保持的心率状态。不管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
#最大心率#
指的是进行运动负荷时,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增加,在最大负荷强度时,耗氧量和心率不能继续增加时心率达到的最高水平。
目前最流行的理论最大心率计算公式为: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
最佳运动心率控制区域计算法:(适合一般人)
目标心率区域=(220-年龄)*(60%~80%)
(220─现在年龄)×0.8=最大运动心率
(220─现在年龄)×0.6=最小运动心率
那到底运动时什么样的心率是好的呢?
在运动时,只有以最大心率为基准,才能衡量运动是否有效,所以最大心率成为健身运动中的主要参照数据。
以下五个维度可作为我们运动目的的一个心率参考数据:
热身放松区:50%~60%最大心率
脂肪燃烧区:60%~70%最大心率
糖原消耗区:70%~80%最大心率
乳酸堆积区:80%~90%最大心率
身体极限区:90%~100%最大心率
举个栗子:
例如:X先生,22 岁,那么他的最大心率是:(220-22)=198次
他的最大运动心率:(220─22)×0.8=159次
最小运动心率:(220─22)×0.6=119次
60%~70%主要用于减脂;70%~80%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
X先生减脂心率为(119次至139次之间);提高心肺功能心率为(139次至159次)
运动时,如果心率过低对于想通过运动减脂的小伙伴来说,可能此时的运动是低效果甚至无效果的;
如果过高不能获得好的健身效果的同时甚至遭受心脏负荷过重造成猝死等重大身体伤害,而这类事件在社会中也时有发生。
为了避免这类情况发生,通常我们都会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中控制量,运动后做好停顿工作。让心率在整个运动中有一个缓冲的过程。
运动时,我们要时刻关注心率问题,自我感知或者通过物理手段感知,确保在自己运动的极限内。
运动后因为剧烈运动时,心脏处于高负荷状态,此时心脏会在短时间内将大量血液输送到上下肢肌肉里,如果突然停止运动,会导致心脏反应不过来而流回心脏的血液不及时,容易猝死;
同时,大脑血液也无法及时补充,并且还会去填充心脏血液的空白,导致大脑缺血,出现休克或者晕倒的现象。
所以,无论是运动中和运动后要及时关注自己的心率,让自己健康的减脂,事半功倍的减脂。
推荐见效快的有氧运动减肥方法
有氧运动的减肥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你知道哪些方法适合你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比较常见和适用,又见效比较快的方法,一起看看吧!
NO1.跳绳
运动优点:跳绳简单易学,器械也简单,一小块空地就可以锻炼,是非常好的有氧运动,可以说是物美价廉。跳绳能在几分钟内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能在短时间内减轻体重。职业拳击手通常跳绳作为赛前有氧减脂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能锻炼全身的协调性和灵敏度。
适宜人群:办公室久坐人群,想要瘦腰 、 瘦腿的人群。
运动周期:每周2~3次,每次1~2个小时。
热量消耗:约700千卡/小时。
NO2.游泳
运动优点:游泳是克服水的阻力而不是克服重力,肌肉和关节不易受损,能有效保护膝关节;冷水缓解下运动,热量消耗大,配合节食,属于减肥效果显著的运动。
适宜人群:膝关节受损;体重严重超标;减肥;增强体质的族群。
运动周期:每周3~4次,每次30~60分钟。
热量消耗:约650千卡/小时。
NO3.慢跑
运动优点:提高睡眠质量,通过跑步,大脑的供血、供氧量可以提升20%,这样夜晚的睡眠质量也会跟着提高;“通风”作用,在跑步的过程中,肺部的容量平均从5.8升上升到6.2升,同时,血液中氧气的携带量也会大大增加;保护心脏,心跳,血压和血管壁的弹性也会随着升高;解压,慢跑可以抑制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两种造成紧张的激素分泌,释放让人轻松的物质。
适宜人群:想瘦身,需要缓解压力,缓解亚健康,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族群。
运动周期:每周3~4次,每次40~60个分钟。
热量消耗:约650千卡/小时。
NO4.网球
运动优点:打网球看上去是用手打,其实是用腰腹等核心力量打,尤其是对增加腰腹力量很有需要。讲究美感和韵律感,打网球不需要多大的劲,但可以培养动作的节奏感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适宜人群:减肥塑身人士,网球爱好者。
运动周期:每周3~4次,每次40~60个分钟。
热量消耗:约560千卡/小时。
NO5.自行车
运动优点: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感度;提高心肺功能,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骑自行车对内脏器官的耐力锻炼效果与游泳和跑步相同。自行车还可以瘦身,是周期性的有氧运动,热量消耗较多。对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有很好的锻炼和康复效果。
适宜人群:膝关节受损、体重严重超标,颈椎病和腰间盘突出的族群。
运动周期:每周3~4次,每次40~60个分钟。
热量消耗:约420千卡/小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