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7年广州半程马拉松一名25岁的跑者在终点冲刺后突然倒地。经过现场抢救人员以及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抢救,目前该名跑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基本正常,已转入省二医心内科进一步治疗。
他是幸运的,然而,跑者们依然在前赴后继。中国的马拉松赛事,数量正呈现井喷式增长。
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尚只有22场,2014年51场;到了2015,全国的马拉松赛事竟达到134场,比前一年翻了一倍以上。而根据“中国马拉松”网站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马拉松的注册赛事高达282场。
短短时间里,国内马拉松赛道上就传出了几则噩耗,“猝死”再次成为了跑圈年终收官话题。在19日进行的2017重庆国际半程马拉松中,一位33岁的男性跑者在19公里处突然倒地,心脏骤停、呼吸停止,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首次参加半马、平时不跑步......不得不说,跑马拉松做好准备和了解自己的身体实在是太重要了!
除了惋惜和哀悼之余,一例例猝死事件的发生,也让我们不禁感叹:平时“好好”的人,怎么会在运动中说没就没了呢?
猝死主要包括“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两大类,而前者占到了所有猝死因素的75%,因心脏骤停而导致患者短时间内死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猝死的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有些人是因病理性因素(如患有心脏病)而猝死的,而有些人则是在没有任何先兆症状的情况下猝死的,“身体本身没有疾病,但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心脏突然停跳导致悲剧发生了。 ”
诱发猝死的原因比较多,包括长期熬夜、抽烟酗酒、剧烈运动、暴饮暴食、疲劳过度等,天气炎热也会使猝死的风险增加。高温天气下,人体皮肤的表皮毛细血管扩张,内脏的供血量减少,从而大大增加猝死的风险。同时,高温还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此时如果体液得不到及时补充,人体血液的黏稠度会增加,引起心血管疾病突发。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心肌梗死28%发生在早上6时至上午10时。由于此时间段内猝死多发,因而被医学界称为“魔鬼时段”。
跑步猝死发生率最高
运动性猝死是一种运动性病症,是指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立即出现了相关症状,最终发生非创伤性死亡。运动性猝死多因心肺功能问题造成。
心源性猝死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心肌炎、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心肌肥厚等。
有统计显示,每年国内猝死病人大约50多万,近80%发生在家中,20%发生在路上或公共场所。其中青少年约占30%,男性多发,约为女性的4倍(注意这里不是仅统计运动性猝死)。
国内运动性猝死涉及运动项目很广,几乎各个领域都有沾边,曾经有一组调查数据,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跑步(33.98%)、足球(10.68%)、篮球(8.74%)。
猝死前往往会有预警征兆
虽说猝死具有突发性,很难预料,但多数心源性猝死事件中的当事人,往往在事发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有预警症状存在的,遗憾的是这些信息被误解或忽略了。
这些征兆包括:
胸部或其他相关部位(如喉咙、颈部、背部、左肩及左上肢、上腹部等)疼痛或不适感;
胸闷、气紧、气短、头晕、乏力、心悸;
发生晕厥、低血压,或者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和四肢手指(足趾)发绀,出大汗等。
在高温时节,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不要大意强撑,而应及时就诊。
如何预防跑步猝死?
1、了解自己的心脏
参加长距离跑步,以及马拉松等比赛,需要对自身身体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首次跑马拉松最好赛前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特别是心脏检查。在训练备战期间要做到的循序渐进,不要赛前“一时抱佛脚”,突然高强度的跑步容易导致意外发生。
2、最好不要饮酒后跑步
平时应该多吃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富含维生素无机盐的食物,避免油炸或含油较多的食物。跑步前最好不要醉酒。跑步中如果单纯补水会致体温升高,甚至出现“水中毒”,最好喝电解质饮料,除含各类矿物质和糖分外,还能矫正口味及补充能量。
3、跑步前做好热身
跑步要做充分的热身活动,至少要有15分钟。热身运动就是让心脏和各个器官有一个接受和准备的过程,无论你的身体平时有多么的健康,这个环节一定不能少。在跑步途中如果身体感到不适时应立即终止,接受医疗救治。要时刻留意自己的心率数值,若突然变快,就要适当放慢速度。
4、量力而行,正确应对极限点
长跑中出现运动极限点,简称极点。通俗地说,就是跑步进行中,人体感到最“难受”的阶段,心跳和呼吸加快并感到肌肉无力,意识中会出现放弃的念头。此时跑者不应逞强硬撑,应该适当放慢速度,减小身体的负担,等到身体适应后,再选择是否恢复速度。
5、跑后做好缓冲运动
剧烈运动刚一结束就停下来休息,肢体中大量的静脉血就会淤积于静脉中,心脏就会缺血,容易造成意外发生。长跑结束后一定不能立即停下来,要做一些缓冲的运动。例如先走一走,然后做一些肢体的拉伸运动,这些“缓冲”会减少猝死的发生。
的确,根据运动损伤专家的表述,一旦出现心跳骤停,即便人工复苏、AED设备齐全,救活的几率也非常小。因此,能够拯救运动员的,并不是多少直升机、救护车,多少志愿者、医疗点,而是运动员自己。
6、关注自己的心率区间,尤其要重视警戒心率!
心率在跑步过程中,反映了跑步的强度、性质、能量代谢和氧气消耗、乳酸积累及机体的疲劳与恢复等等。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心率做为跑步的计量标准,以控制跑步的强度、密度和量,使跑步锻炼实现科学化,达到最佳效果。 同时确保自己在运动中不要持续处在警戒心率范围甚至更高范围,你将可以安全地完成运动过程。
最后为大家准备了几条回血tips,专治各种跑后不适~赶紧马起来~
跑马后如何满血复活?
1、跑完马拉松的恢复性慢跑。运动后恢复的第一要务是放松慢跑,或者步行约10分钟再停下来休息,称之为积极性恢复。
2、赛后的拉伸。一场马拉松下来后肌肉高度紧张兴奋,通过缓慢的牵拉刺激神经感受器,从而放松肌肉,缓解酸痛,给人一种良好舒适的感觉。
3、拉伸过后可以采取冰敷局部。冰浴/热水浴交替进行,全身按摩的办法恢复体力、消除疲劳,可以有效缓解痉挛、消炎镇痛、消肿止血。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肌肉放松。
4、补充营养。
(1)一场马拉松消耗体内大量的糖原、水、矿物质、脂肪和蛋白质,因此,通过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来补充能量、调节生理功能,是缓解运动性疲劳的重要措施。
(2)快速补水、补糖和补充电解质。运动后的体液恢复以摄取含糖的电解质饮料效果最佳。
(3)赛后就餐应当选择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减少油腻大荤摄入,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虾类。
5、适当的恢复休息时间。第一周可以主要进行拉伸、按摩、冷热水浴等放松手段充分休息,第二周适度地进行恢复性小运动量的跑步,第三周第四周才恢复到正常的运动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