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dam Bentley |09/01/15编译:举铁乌鸦
5个胸肌训练的提示
1、平板卧推是你的王牌动作,也是能用最大重量的,这意味着会给你最大的整体刺激。
2、选择最适合你的上斜卧推。一般在30到50度之间,上斜卧推将重点放在锁骨部上,使用肩宽握距。
3、做弹力带俯卧撑。在背后环绕一根弹力带,两端握在手中。你要把弹力带放在背部稍微高点,这样才不会碰到你的肘部。双手触摸的俯卧撑比双手外扩的俯卧撑更有效。
4、做高次数的孤立练习来获得泵感或拉伸感。也就是说,器械夹胸,钢索夹胸和哑铃飞鸟,都能使你够保持高度的张力,肌肉充分充血,以及肌肉全幅度运动。
5、曲臂器械夹胸可能是最好的胸部孤立练习。保持肌肉紧张是肌肉肥大的关键。与钢索夹胸或哑铃飞鸟不同,曲臂器械夹胸允许你在整个运动期间保持肌肉紧张。
示范训练课
平板卧推,宽握
上斜(30-50°)卧推,窄握
弹力带俯卧撑
器械夹胸
胸肌是否可分为不同部分?
胸大肌确实由至少两部分组成:锁骨头和胸骨头。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一起工作,但每个头的解剖学和功能略有不同。为了发展整个胸部,需要训练每个头的功能。
上胸部
锁骨部也被称为“上胸”。肌肉起点在最靠近胸骨的锁骨部分,穿过胸部,并附着在上臂上。
你可能会注意到一些非常低体脂的人,锁骨部与胸骨部之间有条凹槽,有时和三角肌之间也有,使其看起来像一块单独的肌肉,而锁骨部不发达会让胸部看起来是下垂的。
由于该部分的一个头穿过胸部,所以在水平屈曲时活性更高。实际上,在肩关节屈曲时,锁骨部也非常活跃,例如将手臂从两侧抬起过头顶。
因此,肘部收回的力量举式卧推在很大程度上涉及胸部肌肉,但很可能主要集中在锁骨骨上。
研究发现,无论长凳的角度是多少,在窄握卧推中,锁骨部的肌肉活性都高于宽握卧推。
中下胸部
胸骨部被认为是中下胸部。肌肉沿着胸骨的长度并穿过胸部,附着在上臂上。
之所以被称为中胸部和下胸部,是因为该肌肉由六至七个不同的单独部分组成,彼此以扇形排列重叠。它的大小比锁骨部大得多,占胸大肌的75%左右。
胸骨部是主要的水平屈肌,当手臂低于水平面时,它会参与肩内收。
胸肌的功能是什么?
胸大肌连接胸骨(胸腔中央的骨头),锁骨与肱骨(上臂)。
虽然胸大肌是作为胸部的肌肉,但它实际上有移动肩膀的作用。如果你做过一些器械夹胸或者哑铃飞鸟,你应该发现胸大肌在肩膀水平屈曲时非常活跃。
当你的肩膀角度与身体成一定角度,做健美式卧推或俯卧撑时,基本上是肩膀在水平面屈曲,同时肘部伸展。
胸大肌的肌肉类型有哪些?
关于胸大肌纤维类型的数据不多,有限的信息表明II型(快速收缩)肌纤维的比例更大。一项研究指出II型占65%,另一项研究指出II型占58%。
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大重量和低次数的训练对II型纤维的增肌效果更好,而轻重量和高次数在I型纤维的增肌效果更好。
这可能是为什么大重量和低次数的计划在训练胸肌方面,比以泵感为重点的计划产生更好的结果的原因。
杠铃卧推不能少!
当研究胸部的练习时,研究表明,你不能忘了卧推。
卧推超过1 RM 的80%重量时,会使锁骨部和胸骨部超过90%的肌肉纤维都收缩地尽可能的激烈,肌肉活性也会随着一组完成而增加。
传统的平板卧推在训练胸肌方面很好,但是有一些调整可以获得最大的好处:
1、你需要交替握距和长凳的角度来单独瞄准胸骨部和锁骨部,这有助于最大程度地胸部整体生长。
2、使用较宽的握距来针对胸大肌的胸骨部,较窄的握距主要是针对三头肌和锁骨头。
3、使用平板或15度下斜的卧推针对胸锁骨部,使用30-50度上斜的卧推针对锁骨部。
4、结合上述建议将产生更好的效果,为了分别针对胸骨和锁骨头,将卧推分为两种类型:
①、胸骨部卧推:平板或15度下斜,宽握
②、锁骨部卧推- 30-50度上斜,窄握
保持俯卧撑!
研究发现,在俯卧撑中使用弹力带可以产生与平板卧推相似的肌肉活性水平,并且在长期训练中甚至能产生相似的力量增益。
用双手抓住弹力带的两端,然后将其拉伸到背后,进入到俯卧撑姿势。
因为练习的多样性对最大程度地增加肌肉尺寸总有好处,所以将平板卧推和弹力带俯卧撑加入到训练课中是双赢的。
俯卧撑是很棒的胸肌练习,研究发现,双手窄距的俯卧撑比双手宽距的更有效。
当这样做时,俯卧撑会变得更具挑战性,特别是你还加上了弹力带的阻力。
不要在瑞士球上卧推!
研究表明,在瑞士球上卧推与在稳定的平板上卧推相比,肌肉活性更低,这可能是因为你只能使用较轻的重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