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an Thibaudeau | 02/28/07编译:举铁乌鸦
高训练量 VS低训练量,高频率 VS低频率,力竭 VS不力竭,大重量 VS泵感。现在比起以往任何时候,健身者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本文我将解释几种不同的训练体系,它们的效果,以及最佳的使用时机。
体系一:大负荷,高频率,低训练量
第一种体系是基于使用大重量(1rm的85-100%),相对频繁地练习基本的复合动作。在大部分时间内,使用全身分化一周训练三次,或者上下肢分化一周训练四次。
1、这种体系的分化计划:
全身分化方法
• 一个股四头肌主导动作(不同形式的下蹲,腿举等)
• 一个髋关节主导动作(罗马尼亚硬拉,早上好,不锁死膝关节的直腿硬拉,相扑硬拉,俯卧抬腿等)
• 一个上肢水平拉类动作(胸部支撑划船,单臂哑铃划船等)
• 一个上肢水平推类动作(下斜,平板,或低上斜卧推,用杠铃或哑铃)
• 一个上肢垂直拉类动作(负重正手或反手引体向上,坐姿下拉等)
• 一个上肢垂直推类动作(高上斜或坐姿推举,用杠铃或哑铃)
• 一个腹肌动作
上下肢分化方法
下肢日:
• 一个下蹲变化动作(前蹲,窄站距下蹲,中站距下蹲等)
• 一个髋关节主导基础动作(罗马尼亚硬拉,早上好,不锁死膝关节的直腿硬拉,相扑硬拉等)
• 一个次要股四头肌复合动作(腿举,哈克深蹲等)
• 一个次要腘绳肌动作(俯卧抬腿,GHR,胯下钢索前拉)
• 一个单侧下肢动作(弓箭步,保加利亚蹲,分腿蹲等)
• 一个小腿动作
上肢日:
• 一个上肢水平拉类动作(胸部支撑划船,单臂哑铃划船等)
• 一个上肢水平推类动作(下斜,平板,或低上斜卧推,用杠铃或哑铃)
• 一个上肢垂直拉类动作(负重正手或反手引体向上,坐姿下拉等)
• 一个上肢垂直推类动作(高上斜或坐姿推举,用杠铃或哑铃)
• 一个肱二头肌动作
• 一个肱三头肌动作
2、这种体系可以使用的方法:
• 常规举起1RM的85-100%(1-3次或4-6次之间)
• 密集组:使用1RM的87-92%,做密集组5次,每次之间休息10秒。
• 休息暂停:使用4-6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休息10-12秒,然后再举几次。
• 交替组:每组交替两个针对不同肌群的动作,组间休息60-90秒(非超级组)。
3、这种体系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 由于高频率地训练一种运动模式,对动作学习非常有效(力量会快速增长)。
• 强调发展力量的神经因素方面。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又不会太注重肌肉美感。
• 非常有效。每个练习使用的是涉及很多肌肉的基本动作,会让你用少量的练习就能训练整个身体,尤其是如果你赶时间的时候。
缺点:
• 可能导致身体发展不平衡。只使用复合动作可能会导致某些肌肉群刺激不够,因为身体在做复合动作时,会使用更强的肌肉。如果你希望身体发展平衡,你的弱项肌肉却没有改善。
• 有些练习可能状态不好。在深蹲和髋部练习后,你的能量水平会很低。如果你还有四个以上的复合动作要做,那你没办法像前面的练习那样专注。
• 限制单一的增长。由于你只使用大重量方法,你在力量耐力和肌肉肥大方面的增长是有限的。
特殊情况:
• 非常消耗能源。采用复合动作需要更多的能量,同时训练整个身体会大大增加代谢率,即使在结束后数小时内。优点:如果你需要减肥,或者你新陈代谢缓慢。缺点:如果你需要增重,或者你新陈代谢快速(可以通过增加食物摄入量补偿。)
4、为什么要使用和什么时候使用这种体系?
• 如果你是只为运动表现训练的运动员
• 如果你的主要目标是力量
• 如果你没有很多的时间来训练
• 经过一段 “健美、健身类型”训练周期后
5、使用这种体系的训练,最重要的补剂是什么?
• 神经类补剂,训练后帮助中枢神经系统恢复
•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运动后帮助糖原恢复和肌肉生长
• 肌酸,有利于在4-6次范围的训练
体系二:波浪式负荷,高频率,低到中训练量
第二种体系跟第一种非常相似,最大的区别是在训练负荷的选择。第一种体系只是大负荷,在第二种体系用两种(上下分化)或者三种(全身分化)不同的负荷。例如:
专注于:力量
第1天:相对力量(1-3次)
第2天:极限力量(4-6次)
第3天(如果使用全身分化):功能性肌肉肥大(6-8次)
专注于:功能性肌肉肥大
第1天:极限力量(4-6次)
第2天:功能性肥大(6-8次)
第3天(如果使用全身分化):总体肌肉肥大(8-12次)
专注于:整体肌肉肥大
第1天:功能性肥大(6-8次)
第2天:总体肌肉肥大(8-12次)
第3天(如果使用全身分化):力量耐力(12-15次)
专注于:力量耐力
第1天:总体肌肉肥大(8-12名)
第2天:力量耐力(12-15次)
第3天(如果使用全身分化):耐力力量(15-20次)
混合/通常训练
第1天:极限力量(4-6次)
第2天:总体肌肉肥大(8-12次)
第3天(如果使用全身分化):耐力力量(15-20次)
1、这种体系的分化计划:
全身分化方法
• 一个股四头肌主导动作(不同形式的下蹲,腿举等)
• 一个髋关节主导动作(罗马尼亚硬拉,早上好,不锁死膝关节的直腿硬拉,相扑硬拉,俯卧抬腿等)
• 一个上肢水平拉类动作(胸部支撑划船,单臂哑铃划船等)
• 一个上肢水平推类动作(下斜,平板,或低上斜卧推,用杠铃或哑铃)
• 一个上肢垂直拉类动作(负重正手或反手引体向上,坐姿下拉等)
• 一个上肢垂直推类动作(高上斜或坐姿推举,用杠铃或哑铃)
• 一个腹肌动作
上下肢分化方法
下肢日:
• 一个下蹲变化动作(前蹲,窄站距下蹲,中站距下蹲等)
• 一个髋关节主导基础动作(罗马尼亚硬拉,早上好,直腿硬拉(不锁死膝关节),相扑硬拉等)
• 一个次要股四头肌复合动作(腿举,哈克深蹲等)
• 一个次要腘绳肌动作(俯卧抬腿,GHR,胯下钢索前拉)
• 一个单侧下肢动作(弓箭步,保加利亚蹲,分腿蹲等)
• 一个小腿动作
上肢日:
• 一个上肢水平拉类动作(胸部支撑划船,单臂哑铃划船等)
• 一个上肢水平推类动作(下斜,平板,或低上斜卧推,用杠铃或哑铃)
• 一个上肢垂直拉类动作(负重正手或反手引体向上,坐姿下拉等)
• 一个上肢垂直推类动作(高上斜或坐姿推举,用杠铃或哑铃)
• 一个肱二头肌动作
• 一个肱三头肌动作
2、这种体系可以使用的方法:
相对或绝对力量:
• 常规举起1RM的85-100%(1-3次或4-6次)
• 单次组:使用1RM的87-92%,做5次单次组,每次举起放回重量休息,每次之间休息10秒。
• 休息暂停:使用4-6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休息10-12秒,然后再举几次。
• 交替组:每组交替两个针对不同肌群的动作,组间休息60-90秒(不是超级组)。
功能性肌肉肥大:
• 常规举起6-8RM
• 休息暂停:使用4-6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休息10-12秒,然后再举几次。
• 双重休息暂停:使用4-6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休息10-12秒,然后再举几次,再休息10-12秒完成更多。
• 单次下降组:使用4-6RM的重量,然后减少 25%的重量做到力竭。
整体肌肉肥大:
• 常规举起8-12RM
• 休息暂停:使用8-12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休息10-12秒,然后再举几次。
• 双重休息暂停:使用6-8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休息10-12秒,然后再举几次,再休息10-12秒完成更多。
• 单次下降组:使用6-8RM的重量,然后减少 25%的重量做到力竭。
力量耐力/耐力力量:
• 常规举起12-15RM或15-20RM
• 两次下降组:使用8-12RM的重量,然后减少 25%的重量做到力竭,然后再减少25%的重量做到力竭。
• 预疲劳:针对同一组肌肉的一个孤立动作(8-12次)和一个复合动作(6-8次)做超级组。
• 后疲劳:针对同一组肌肉的一个复合动作(6~8次)和一个孤立动作(8-12名)做超级组。
• 前后疲劳:针对同一组肌肉的一个孤立动作(8-12次),一个复合动作(6-8次),和一个孤立动作(8-12次)做超级组。
3、这种体系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 由于高频率地训练一种运动模式,对动作学习非常有效(力量会快速增长)。
• 非常有效。每个练习使用的是涉及很多肌肉的基本动作,会让你用少量的练习就能训练整个身体,尤其是你赶时间的时候。
• 允许你同时发展几种不同的身体素质/特质。
缺点:
• 可能导致身体发展不平衡。只使用复合动作可能会导致某些肌肉群刺激不够,因为身体在做复合动作时,会使用更强的肌肉。如果你希望身体发展平衡,你的弱项肌肉却没有改善。
• 在深蹲和髋部练习后,你的状态会受到影响。
• 较高的训练量比起体系一更难恢复。
特殊情况:
• 因为训练量高,能量消耗比体系更大(高训练量日)。
4、为什么要使用和什么时候使用这种体系?
• 如果你是运动员,处在早期准备阶段,需要建立基本的肌肉和力量
• 如果你整体水平较高
• 如果你没有很多的时间来训练
• 经过一段 “健美、健身类型”训练周期后
• 如果你是新手(在这种情况下,专注于最大肌肉肥大或力量耐力)
5、使用这种体系的训练,最重要的补剂是什么?
• 神经类补剂,训练后帮助中枢神经系统恢复
•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运动后帮助糖原恢复和肌肉生长。高训练量后,摄入更多。
• 肌酸,有利于在4-6次范围的训练
体系三:“老学院派”,高频率,高训练量
健美的黄金时代,很多健美运动员备赛时都使用这种方法。阿诺和他的小伙伴们,以及像Serge Nubret和Mohammed Makkaway。早期,很多顶级冠军训练每个肌群每周两次,每次都使用高训练量。
1、这种体系的分化计划:
Serge Nubret分化:
第1天: 胸,股四头肌,腹肌
第2天: 背,腘绳肌,腹肌
第3天: 肩,手臂,腹肌
第4天: 休息
第5天: 重复
每个肌群,他用4至6个练习动作,每个动作6至8组,每组12到15次,上肢组间休息一分钟,下肢组间休息两分钟(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做超级组)。
其它的分化:
第1天: 胸,三角肌,肱三头肌
第2天: 股四头肌,腘绳肌
第3天: 背,肱二头肌,三角肌
第4天: 休息
第5天: 重复
或者:
第1天: 背,肱三头肌
第2天: 腿,肩膀
第3天:背,肱二头肌,三角肌
第4天:休息
第5天:重复
这些人经常每块肌群做16-20组。虽然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会认为,普通人也许会从这种体系的训练得到不错的效果,因为已经有数百个冠军使用这种体系。
的确,这些冠军使用药物来提高自己的训练,但各地的健身房人群也有成千上万使用类固醇的人,他们却没有接近冠军的体型。
2、这种体系可以使用的方法:
这种体系(兼具高频率和高训练量)已经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事实上,只有少数自然训练者能够正常使用它。所以,加上强烈的高级技术不是一个好主意,它可能会导致过度训练。两个对立的肌群做超级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为例)是可以接受的,但自然训练者应该保持尽可能简单。
3、这种体系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 这种训练会导致肌肉大量的微创伤。如果你恢复能力很好,或者你用药,这会导致增加更多的肌肉质量。
• 每个肌群使用各种各样的练习,使肌肉失衡的风险最小化。(如果你能恢复)。
缺点:
• 如果你是自然训练者或一般天赋(90%的人群),那么这会使你马上撞墙,甚至使你的水平倒退。
• 由于每个肌肉群的工作量很大,这类型的训练很容易导致肌腱炎,尤其是肘关节,因为肘关节几乎参与了每类训练。
特殊情况:
• 这种训练会导致大量的能量消耗和代谢增加。优点:如果你想减重,又不想做任何的有氧。缺点:你很难增加肌肉尺寸。
4、为什么要使用和什么时候使用这种体系?
这种训练方法更适合于天赋秉异的训练者,使用类固醇却不会受到伤害!
其实一年一次或两次,做四周超高训练量阶段,也不是一个坏主意。在这之后,切换到低训练量的方法。在这超高训练量的四周内,你是一种短期过度训练状态。当你切换到低训练量的方法,你的身体合成代谢会加快(可以称为弹弓效应)。
5、使用这种体系的训练,最重要的补剂是什么?
如果你用这种方法训练,最好把有效的补剂都用上!训练后摄入碳水和蛋白粉帮你恢复。支链氨基酸一天五,六次也是非常有效的,可以提高你对超高训练量的忍耐度,和鱼油可以减少超高训练量下肌腱炎的发作。
体系4:高训练量,低频率
这是最“正常”的健美训练体系:
1、每个肌群用较高的训练量(每个肌肉群12-20组),但每周只刺激一次。
2、每组次数基本在总体增肌区域(8-12次)或功能性增肌区域(6-8次)。/3、每个肌群大约2至5个练习动作,每个练习动作3-4组。
4、更大,更复杂的肌群(胸,背,股四头肌)需要更多的练习动作(4-5个)。
5、小肌群(肩膀,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大腿,小腿)适合2-3个练习动作。
6、每个肌群至少一个多关节运动(大肌肉群最多每使用两到三个),孤立动作应该专注于肌群的薄弱点。
1、这种体系的分化计划:
第1天: 股四头肌,腘绳肌和小腿
第2天: 胸和背
第3天: 休息
第4天: 肩膀和斜方肌
第5天: 二头肌和三头肌
第6天: 腹部和下背部
第7天: 休息
或者
第1天: 胸,肩膀和三头肌
第2天: 股四头肌和腹部
第3天: 休息
第4天: 背,二头肌和三角肌后束
第5天: 休息
第6天: 腘绳肌,下背部和小腿
第7天: 休息
或者
第1天: 股四头肌和胸
第2天: 背,下背部,腘绳肌和小腿
第3天: 休息
第4天: 肩膀,斜方肌和腹部
第5天: 休息
第6天: 二头肌和三头肌
第7天: 休息
或者
第1天: 胸和二头肌
第2天: 股四头肌,腘绳肌和小腿
第3天: 休息
第4天: 背,下背部和斜方肌
第5天: 休息
第6天: 肩膀,三头肌和腹部
第7天: 休息
2、这种体系可以使用的方法:
• 常规举起6-8rm或8-12rm
• 休息暂停:使用6-8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休息10-12秒,然后再举几次。
• 双重休息暂停:使用4-6rm(或6-8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休息10-12秒,然后再举几次,再休息10-12秒完成更多。
• 单次下降组:使用4-6rm(或6-8rm)的重量,然后减少 25%的重量做到力竭。
• 预疲劳:一个孤立动作(8-12次)和一个复合动作(6-8次)做超级组,针对同一组肌肉。
• 后疲劳:一个复合动作(6~8次)和一个孤立动作(8-12名)做超级组,针对同一组肌肉。
• 拮抗肌超级组:如果同时训练两组拮抗肌肉群,将它们做超级组(如胸和背)。6-8组,每组8-12次。
3、这种体系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 每个肌群使用各种各样的练习,使肌肉失衡的风险最小化。
• 这种训练会导致肌肉大量的微创伤,这是重要的训练刺激。
• 较高的训练量使得肌肉疲劳累积,生长激素释放,乳酸水平升高,刺激肌肉生长。
• 相比全身训练,每次训练较少的肌肉群允许你更加努力,高质量训练每一组肌肉,而全身肌肉训练不会训练得太狠。
缺点:
• 比起高频率训练,肌肉神经协调改善较少,因为你不经常训练每个肌群。
• 有些人不会每组都尽最大的努力完成。
• 如果你某一次训练错过了,或者训练效果不理想,那么你必须等待一个星期才能够再次刺激同一肌肉。
4、为什么要使用以及什么时候使用这种体系?
这种方法更适合于那些有一定肌肉基础的训练者,将重点放在最大限度地发展肌肉。如果你专注于健美或形体,这是大部分时间内最好的方法。
5、使用这种体系的训练,最重要的补剂是什么?
• 运动后的碳水和蛋白质促使糖原恢复,帮助肌肉生长。
• BCAAs5g,每日五次
• 鱼油,有助于高次数范围的训练
• 肌酸,有助于4-6次范围的训练
体系5:中等训练量,中等频率
这种体系的训练在运动员的增肌阶段和力量举选手中是很常见。在这个体系中你训练每个肌群或者结构动作的每周两次。每次使用中等训练量(6-12组)。健美选手也可以使用这种体系,特别是在力量阶段。
这种体系的重点在于多关节练习,以及一些孤立练习以防止肌肉失衡和纠正弱点。由于每个肌群/结构动作每周训练两次,可以每次训练不同的重点:
运动员训练(休赛季早期):
第1天:总体肌肉肥大范围(8-12次)
第2天:力量耐力范围(12-15次)
运动员训练(休赛季增肌阶段):
第1天:绝对力量范围(4-6次)
第2天:爆发力训练(爆炸式向心,投掷训练,增强式训练)
运动员训练(赛季):
第1天:爆发力训练(爆炸式向心,投掷训练)
第2天:耐力力量/恢复(15-20次+)
力量举训练(准备阶段):
第1天:绝对力量范围(4-6次)
第2天:功能性肌肉肥大范围(6-8次)
力量举训练(强调极限力量):
第1天:相对力量范围(1-3次)
第2天:绝对力量范围(4-6次)
力量举训练(强调力量速度):
第1天:相对力量范围(1-3次)
第2天:力量训练(爆炸性的提升,弹道运动,增强式训练)
健美训练(强调力量):
第1天:绝对力量范围(4-6次)
第2天:功能性肌肉肥大范围(6-8次)
健美训练(强调肌肉肥大):
第1天:功能性肌肉肥大范围(6-8次)
第2天:总体肌肉肥大范围(8-12次)
健美训练(强调高训练量):
第1天:总体肌肉肥大范围(8-12次)
第2天:力量耐力范围(12-15次)
1、这种体系的分化计划:
运动员训练分化(也可用于健美)
第1天: 下肢
第2天: 上肢
第3天: 休息
第4天: 下肢
第5天: 休息
第6天: 上肢
第7天: 休息
力量举训练分化
第1天: 深蹲硬拉重点
第2天: 卧推重点
第3天: 休息
第4天: 深蹲硬拉重点
第5天: 休息
第6天: 卧推重点
第7天: 休息
健美训练分化1
第1天: 股四头肌重点
第2天: 上肢水平推拉
第3天: 休息
第4天: 髋部重点
第5天: 休息
第6天: 上肢上肢垂直推拉
第7天: 休息
健美训练分化2
第1天: 下肢整体
第2天: 上肢水平推拉
第3天: 休息
第4天: 下肢整体
第5天: 休息
第6天: 上肢垂直推拉
第7天: 休息
2、这种体系可以使用的方法:
针对相对力量或绝对力量:
• 常规举起1RM的85-100%(1-3次或4-6次)
• 单次组:使用1RM的87-92%,做5次单次组,每次举起放回重量休息,每次之间休息10秒。
• 休息暂停:使用4-6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休息10-12秒,然后再举几次。
• 交替组:每组交替两个针对不同肌群的动作,组间休息60-90秒(不是超级组)。
针对功能性肌肉肥大:
• 常规举起6-8rm
• 休息暂停:使用6-8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休息10-12秒,然后再举几次。
• 双重休息暂停:使用4-6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休息10-12秒,然后再举几次,再休息10-12秒完成更多。
• 单次下降组:使用4-6rm的重量,然后减少 25%的重量做到力竭。
针对总体肌肉肥大:
• 常规举起8-12rm
• 休息暂停:使用8-12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休息10-12秒,然后再举几次。
• 双重休息暂停:使用6-8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休息10-12秒,然后再举几次,再休息10-12秒完成更多。
• 单次下降组:使用6-8rm的重量,然后减少 25%的重量做到力竭。
针对力量耐力/耐力力量:
• 常规举起12-15rm或15-20rm
• 两次下降组:使用8-12rm的重量,然后减少 25%的重量做到力竭,然后再减少25%的重量做到力竭。
• 预疲劳:针对同一组肌肉的一个孤立动作(8-12次)和一个复合动作(6-8次)做超级组。
• 后疲劳:针对同一组肌肉的一个复合动作(6~8次)和一个孤立动作(8-12名)做超级组。
• 前后疲劳:,针对同一组肌肉的一个孤立动作(8-12次),一个复合动作(6-8次),和一个孤立动作(8-12次)做超级组。
3、这种体系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 虽然不如高频率训练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改进有效,但比起低频率训练,这种体系仍然具有明显的神经改进。
• 在同一训练周期内可以训练几种不同的能力。
• 相比全身训练,你每次训练较少肌群,每个肌群可以更好的集中和努力训练。
• 当每周训练两次同一肌群,你不需要每周训练一次一样那么狠。增加补偿工作的低量每个会话(一组肌肉):亲。
• 如果你某一次训练错过了,或者训练效果不理想,你至少在这周还有一次机会训练同一肌群。
特殊情况:
• 对比全身训练,你能更专注于每个肌群/运动模式,但低频率训练最能专注于每个肌群/运动模式。优点:对比全身训练。缺点:对比低频率训练。
4、为什么要使用和什么时候使用这种体系?
基本上,这是很好的“中庸”体系。虽然不会获得最高的收益,但也不会收益很差。所以对于大多数健身房人群,这种体系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5、使用这种体系的训练,最重要的补剂是什么?
• 神经类补剂,训练后帮助中枢神经系统恢复(大负荷训练后)
•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粉,运动后帮助糖原恢复和肌肉生长
• 鱼油,有助于高次数范围的训练
• 肌酸,有助于4-6次范围的训练
体系6:低训练量,低-中频率,极高强烈度
这是多利安耶茨(Dorian Yates),李拉夫拉达(Lee Labrada),戴维亨利(David Henry)和Marc Dugdale他们的训练类型。这是HIT体系的变化版本,一方面保持低训练量和高强度,另一方面却减少了每个部位的训练频率(每周一次或两次,相比传统的HIT一周训练三次)。
每个部位的训练量很低,通常每个部位1-4个练习动作,每个练习动作1-2个正式组(每个部位总共2-8个正式组),正式组通常超越力竭,使用高级技术例如:休息失暂停,下降组,强迫次数,离心控制,静态支撑,和部分幅度动作。关键是在最后几组,使肌肉最大微创伤,让身体成长。
1、这种体系的分化计划:
耶茨分化计划
第1天:肩膀,斜方肌,三头肌,腹部
第2天:和背,三角肌后束,下背部
第3天:休息
第4天:胸,二头肌,腹部
第5天: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
第6天:休息
第7天:休息
Dugdale分化计划
第1天:胸,二头肌,
第2天:股四头肌,腹部
第3天:休息
第4天:背,腘绳肌,腹部
第5天:三角肌,三头肌,小腿
第6天:休息
第7天:休息
2、这种体系可以使用的方法:
• 休息暂停:使用8-12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休息10-12秒,然后再举几次。
• 双重休息暂停:使用6-8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休息10-12秒,然后再举几次,再休息10-12秒完成更多。
• 单次下降组:使用6-8RM的重量,然后减少 25%的重量做到力竭。
• 两次下降组:使用8-12RM的重量,然后减少 25%的重量做到力竭,然后再减少25%的重量做到力竭。
• 强迫次数:使用6-8RM(或8-12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让你的保护者帮你完成2-3次。
• 离心控制:使用6-8RM(或8-12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你做2-3次缓慢(5-6秒)离心收缩,让你的保护者帮你向心收缩。
• 静态保持:使用6-8RM(或8-12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你静态保持(中间位置或顶峰收缩位置)尽可能长的时间。
• 部分幅度动作:使用6-8RM(或8-12RM)的重量,当你力竭时,你继续做部分幅度动作直到完全力竭。
3、这种体系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 这种训练体系的训练与恢复比例非常好,对恢复能力低的人非常有效。
• 这种训练体系教会你“练或死”的态度,合理使用时,该体系可以使你变得更强硬。
• 因为训练量小,系统的疲劳积累很少,这允许你在每个练习动作的所有正式组都尽最大的努力。
缺点:
• 这个方法需要一个非常强烈的心理暗示。因为你只有几组的机会产生尽可能多的肌肉微创伤,你不能浪费每一组。
• 如果你某一次训练错过了,或者训练效果不理想,你不仅得等一个星期才能再次刺激同一肌群,而且低训练量可能训练不足。
• 因为每一组都极度努力,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关节,肌腱很大压力。
特殊情况:
• 相对于高训练量体系,这种训练体系没有很高的代谢需求。优点:对于代谢快速增肌困难的人。缺点:对于代谢缓慢的人。
4、为什么要使用和什么时候使用这种体系?
这种体系与高训练量的体系(体系四和五)交替时,效果很好。当交替不同的体系时,它可以让身体持续进步,提高精神韧度,为接下来的训练阶段做准备。这种体系也适合新陈代谢快的人。由于该体系非常“苛刻”,也适合于希望寻求挑战的个人。
5、使用这种体系的训练,最重要的补剂是什么?
• 兴奋型补剂在你训练之前提神,确保你尽最大的努力。
• 神经类补剂,训练后帮助中枢神经系统恢复
• 运动后的碳水和蛋白质促使糖原恢复,帮助肌肉生长。
• 鱼油,有助于高次数范围的训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