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这么久,不知道大家有没想过
每次健身应该练多长时间,
练到什么程度
训练强度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最合适?
大家不妨好好想想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
这则新闻再次为健身圈敲响警钟!
江苏男子健身后死亡
9月5日晚上8点多,江苏省扬州市的一名男子,在四楼的健身房健完身后,不慎从楼梯护栏处摔落,大量流血,当场身亡。
▼
据网友称,因为运动过量,该男青年锻炼时脑袋发晕,在健身房出来之后,体力不支,于是坐在4楼护栏边上休息,不慎从楼梯口坠楼。
男子坠楼后,大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警察赶到时,地上已经流出一大滩鲜血。
▼
有网友称:这个人就是我们家这边的 ,很是可惜 ,还有两个小孩 ,第二个还未出世呢…
而就在昨天上午,
又发生了一则让人心痛的事件
高中一新生在进行陡坡蛙跳后死亡
事情经过:9月16日下午1点左右,湖南邵阳市新邵县第二中学高一新生张某宇,因午休时说话被老师罚“蛙跳”。看过事发监控视频的家属讲述,“蛙跳”地址选在了一段长约20米、坡度在40-60度的陡坡。
张某宇被要求双臂紧扣在身后
从坡下往上跳
跳到坡顶端后突然倒地
送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新京报记者采访
学生家长的视频和电话录音:
据悉校长等4人已被立案调查
也有不少网友对体罚这样的做法表示愤慨!
暂且不讨论体罚的问题
造成突然死亡的原因
其中运动强度过大就是一个要命的因素
对于一个毫无运动基础
每天久坐读书的学生
突然的猛增运动强度
已经是运动过度了
很多人只知道健身的好处
却对如何防范健身伤害一无所知
一味玩命的健身
最后身体反倒受到伤害
不信?你再看看其他类似的新闻!
案例1:
运动过量致滑膜炎
案例2:
运动过量致急性肾衰竭
案例3:
运动过量致死亡
老编不是打击大家健身运动的积极性
但一直都在讲安全大于一切
健身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不要一味追求高强度
或许大家觉得有点夸张
可能不理解为什么会运动过量?
人在运动中会使心跳加快,加速人体血液流通,但若是运动过度,则可能造成心肌缺血。由于人吸入的氧气是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流通到心脏的方式给心脏供氧的。
因此,心肌缺血就会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使得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心脏不能正常工作,比如心肌耗氧的增加,血管里斑块的脱落导致的传导阻滞,或心率过低导致的心脏骤停,都会让你身处危险之中。
过度紧张、激烈超过人体承受极限的运动,会导致血压过高、心率过快和心肌缺氧,严重者会产生心绞痛、心率紊乱,一些患有心脏疾病的还可能导致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等,甚至猝死。
对于健身房普通健身者
如何自我判断是否“运动过量”?
个体之间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差异很大,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标准来自我检测是否过度训练了。
1.静止心跳比以往平均高3-5下
2.运动表现下降,对比赛兴趣缺乏
3.对训练开始感到懒散与消极
4.情绪起伏变大,易怒或忧郁
5.饮食习惯改变,如:食欲下降、暴饮暴食
6.有感冒、皮肤炎、青春痘等免疫系统失调症状
7.睡眠品质下降,如:失眠、作恶梦或嗜睡
8.持续性受伤
9.肌肉持续酸、痛或肿胀感,即使全休了2-3天以上还是无法恢复
10.月经失调
怎么把控运动强度?
每次运动多长时间是合适的?
▼
由于不同基础的人对于运动强度有不同的适应性,所以应当因人而异,这里可以通过运动强度自觉量表来量定,自我努力程度(rpe)最高为10,最低为1:
- 1-3:基本算不上训练。
- 4:训练非常轻松,毫无压力。
- 5:没有任何难度,你用通常这样的动作难度或者重量进行热身。
- 6:你能够完全控制这个动作的速度、节奏、幅度。
- 7:你能够用比较快的速度完成这个动作。
- 8:你很难完全控制这个动作,但可以保证动作不变形的情况下,完成2-3个。
- 9:在动作不变形的情况下,勉强可以完成1次动作。
- 10:达到你的极限状态,无法再多完成1次动作。
参考下表
对于一般大众来说
建议运动强度自我感觉在6-8区间值最佳
此时不论运动效果还是安全风险
都能在控制之内
其次每一次的运动时间
建议力量+有氧总时长在60-90分钟之内
除此之外
还要留意这几个特殊的细节
01
不要在太高温环境运动
不要试图在温度超过37度的地方锻炼,这可能会导致中暑,并且不利于健身。
如果你在空间有限的室内训练,那么在炎热的月份,你需要提前起床,并在温度凉爽进行训练。
如果太热可以在两组之间多休息一下。
02
不适时立即停止运动
尤其谨妨低血糖
如果身体有任何不适,请马上请求健身房工作人员的帮助,千万不要逞能。
低血糖是最容易发生生命危险的一个问题,这通常和一个人的运动基础、作息习惯、运动强度等方面相关,如果有恶心,头晕等问题,第一时间补充糖分,千万谨妨低血糖。
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
适度压力能让我们变强
适当的压力→适应→肌纤维受到破坏,开始自我修复→变强(肌纤维变得更粗壮)→展开新的循环→循序渐进...
这就是我们变强的原因!
但过度压力,一定会让我们变弱
1.一下子承受了过重压力!如果刺激强度超越了身体可承受的范围,压力就会从进步的原动力转变为摧毁进步的凶手。过大压力造成肌纤维受到严重破坏,超出原本修复能力。
2.累计的压力和疲劳让肌纤维还来不及修复,就再度承受压力,产生新的破坏,恶性循环!这就是所谓的“过度训练症”。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体能下降、容易受伤、长期疲倦、容易生病、食欲不振。
▼
很多人每次一健身,
就容易病,很有可能是训练过度,
一次练太猛了。
什么情况下最容易造成训练过度?
刚开始健身的你一定要注意!
误区1
认为运动越久,减肥越快吗?
好的减肥运动不只是让你在训练的当下燃烧热量,也要能在接下来的几天持续提升新陈代谢能力。
例如慢跑,虽然可以在运动的那段时间内燃烧热量,消耗脂肪,但持续时间有限,为了多消耗热量,疯狂有氧跑步,很有可能训练过度。
但通过力量训练增加肌肉,可以持续提高新陈代谢率,塑造体形,长久来看,叠加的热量消耗也很可观,配合一定时间有氧运动,减脂又塑形,一举两得。
建议:如果目标是减脂,专注在可以提升代谢的运动组合,例如:引体5次,俯卧撑10次,深蹲15次,循环进行15-20分钟,再搭配有氧运动,可以获得很好的燃脂效率,而且饮食也非常关键。
误区2
觉得越累越有效吗?
或许你见过一些训练者,每一组都要练到把自己榨干为止,每一次都拼尽全力,但对于一般健身者来说,一定不要这样做,训练年限,经验,体能程度都决定了训练方式和强度。
如果照搬一些有经验训练者,非常容易训练过度。
建议:在练习时,每一组给自己留出1-2次的空隙,让身体保留一些能量,别把它用尽,一来是为了之后的其他动作做准备,二来是为了保证动作正确,只有正确的动作才是有效的动作,肌肉才会得到相应的刺激。
误区3
一天不练就会觉得反弹了
健身训练的目的是为了"破坏"身体,让身体产生损伤,而真正的健身效果——身体主要的修复和改变是发生在休息的时候。
如果每天都去健身房进行高强度训练,依然能保持很好的精神状态,那说明你的生活和健身平衡的很好;但如果感觉很累,依然要强迫自己去每天健身,其实是在背道而驰,很容易训练过度!
建议:如果刚开始接触,尽量不要安排连续两天都进行重量训练,隔一天再训练会让身体有时间恢复。举铁和有氧(休息,或者拉伸等低强度运动)交替进行。
直到适应了训练,在恢复良好的状况下再逐渐提高次数。
误区4
认为动作难度越高,效果越好!
涉及到力量训练,动作之庞杂,技巧技术之多,一个新手想要完全掌握并非1-2个月可以的。
尤其针对小肌群的训练动作,一个部位可能有十几种的动作,尤其对动作的掌握不到位,常常是照猫画虎,根本连不到位,其效果还不如经典的复合动作,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对于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来说,效果已经很棒了。
建议:一开始健身,不妨从一些经典动作开始练习,徒手深蹲,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划船,箭步蹲等,慢慢过渡到开始使用器械,小重量练习杠铃深蹲,硬拉,俯身划船,卧推等,看起来很简单很无聊,但给身体带来的效果却非常好,而且基础也更牢固。
误区5
疲劳状态下强迫高强度训练
可能你偶尔某一天状态不好,注意是偶尔,精神困顿,但依旧硬着头皮在健身房开始训练,这样无助于任何效果的体现,还会造成过度;
就算你强迫自己运动,各方面的表现都会不尽人意。这个时候你可能需要的是放松,让疲劳的身体充分恢复,听从身体的声音。
建议:给自己的身体补充足够的营养,洗个热水澡,充分放松,避免因为手机、电视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晚睡,最好的休息方式就是睡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