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via sandiegouniontribune.com
话说自从父母学会上网玩微信开始,我的耳边真的清净了很多,少了平日里的唠唠叨叨,父母也不用再觉得枯燥无聊。
但是,我的手机从此成为了他们关心的「新大陆」。可能是他们过去觉得说了那么多我也没听进去,于是便开始将流行于网络与朋友圈中的各种「健康」提示,「毫不吝惜」的全数转发于我,而且每一条的口吻都是那么的肯定、正确、科学,就好像我不听,小则生病大则丢命。
前几天就给我转发了这样一条「关心帖」,大概是讲以后别再吃酸性食物了,吃多了会变酸性体质,这种体质非常容易生病甚至还会引发癌症。
我心想,已经过了这么多年「酸性体质」这事竟然还有这么大影响力。这明明就是在瞎扯淡嘛,无中生有的事,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深信不疑,况且已经有很多医学领域的专家纷纷「辟谣」过。
不过,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不就在近日,曾在美国引起极大关注与争议,甚至改变了很多人生死的「酸性体质致癌说」背后的始作俑者罗伯特·奥尔德姆·杨(Robert O. Young)被圣地亚哥陪审团判决向一位癌症患者支付1.05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该患者称罗伯特·奥尔德姆·杨将自己当作医生并劝她放弃传统医疗。
▲ Photo via robertscottbell.com
罗伯特·奥尔德姆·杨,国内对他想必不是太熟悉,但他在美国可是位「声名远播」的伪科学家,呼风唤雨二十余年。他的网站声称他毕生致力于研究疾病的真正原因,并且25年来一直被广泛认为是世界顶级研究科学家之一,并因其对糖尿病,癌症,白血病和艾滋病的研究而获得了全国认可。
不仅如此,他还伪造了酸性体质致癌一说,他否定癌细胞甚至否认艾滋病毒的存在。杨声称,健康主要取决于碱性和酸性细胞环境之间的适当平衡,这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和服用补剂来优化。
为了推广自己的这种「酸碱平衡」理论,杨还出了很多书,尤其是「PH值奇迹」系列更是成为了畅销书。据称,该系列已售出超过450万份,被翻译成27种语言,并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关注。
▲ Photo via sciencepolicyivh.wordpress.com
2009年杨在某视频平台上宣称,自己治好了一位患有乳腺癌的女性,甚至还登上了脱口秀。杨表示,这位女性打算自己治疗而不是接受专业的医疗护理。然而,大约一年以后,这位女性便因病去世。
可见,谣言也能置人于死地,怎能掉以轻心。
很显然,罗伯特·奥尔德姆·杨坚持的所谓,只要保持体内酸碱平衡,人就能保持健康并远离疾病的理论,是个实实在在的「伪科学」「真谣言」!
鉴于还是有不少人对「酸性体质致癌」一说心存疑虑,于是我们决定今天再把这事认真讲一次。
▲ Photo via drjockers.com
许多人认为所谓的「酸性体质」就是平时酸东西吃太多导致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体的酸碱度主要以人体血液酸碱度为判断依据,健康人体血浆的pH值在7.35-7.45之间,胃液pH值0.9-1.5,尿液 pH值4.5-8.0、唾液 6.6-7.1......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血液酸碱失衡的情况不容易发生。如果人体血液的酸性或碱性短暂增强,呼吸系统会在几分钟之内反应,加速或减缓排出二氧化碳(酸性),以便在几分钟之内把pH值调节回正常值;肾脏尿液排泄系统和血液系统也会调节PH值。
人体本来就是个酸碱共存的状态,根本不存在单一的某种体质。所以通常情况下,没有人的血液是酸性的 (pH<7.0)。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谓的「酸性体质」是不存在的。
▲ Photo by freestocks.org on Unsplash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酸碱平衡的,只有极少数人由于患有严重腹泻、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或服用了某些药物导致身体酸度升高,机体代谢受到严重影响,代谢终产物排泄障碍,从而出现了身体酸碱度失衡的现象。
所以,人体酸度高不是癌症等慢性病的致病因素,而是患有某种疾病导致「酸中毒」的结果。酸中毒的病人,血液PH值会稍低于7.35。
▲ Photo by Drew Hays on Unsplash
既然酸性体质是不存在的,那么引发疾病乃至癌症的论调也自然站不住脚。实际上,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参与的复杂过程,是环境与人体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需要强调的是,实体肿瘤对体液酸碱度的影响只局限于肿瘤组织周边的微环境,目前尚无科学证据表明实体肿瘤会导致整个身体的体液都「变酸」。
虽然酸性体质被证明不存在,但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确有酸碱之分,比如大多数蔬菜、水果偏碱性,而大多数肉类、谷物则偏酸性。那么通过饮食可以改变人体酸碱度吗?
答案是,不能。
人体的酸碱度和食物的酸碱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人体是一个强大的酸碱平衡自我调节的系统,任何食物我们吃下去,在消化系统中都会先进入胃,胃酸的强大功能让它都会变成酸性,然后进入肠道再成为碱性消化。
而食物内的成分非常复杂,代谢产物各异,因此食物几乎无法对人体的酸碱平衡产生影响。
▲ Photo by Dan Gold on Unsplash
尽管食物有酸碱之分,但由于人体可以自我调节体内酸碱度,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纠结于食物的酸碱度意义不大。但是要想健康饮食,还是要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以及合理的饮食搭配,均衡膳食才能越吃越健康。
关于合理膳食,我们可以参考连续8年被评为年度最佳饮食方式的降血压饮食(DASH Diet,又名得舒饮食)。
▲ Photo via slideshare.net
这种饮食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饮食中钠的摄入量,多吃富含钾、钙、镁、膳食纤维等帮助降低血压的营养素食物。
得舒饮食的原则是:
- 多吃蔬菜、水果、低脂脱脂奶制品
- 推荐全谷物、鱼类、禽肉、干果类
- 少摄入饱和脂肪、胆固醇和反式脂肪多的食物
- 控制钠、甜点、含糖饮料和高脂肉类摄入
本着正义终究来到的心里,我信心满满的把这条信息第一时间发给了父母,怎料他们竟还是将信将疑,老觉得这事跟「酸碱体质」没多大关系。这谣言真是猛于虎,明明是错的却还那么根深蒂固。
老话讲「谣言止于智者」,面对纷杂混乱的虚假信息,一定不要轻信甚至盲目追随,多查多问既是对自己健康负责也是对身边的家人朋友负责。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