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上午七点到九点,会有一群上班族来运动,大陆这边一般是十点才开门。有些会员从孩提时就出入健身房,从健身房里玩耍、锻炼,一直到长大成人。”寥寥两句,吴承翰就把海峡两岸健身文化的差距,从一个侧面直接点明。事实上,走到今天,严格说来,刚度过了十余年起步阶段的内地健身业,存在大量值得认真反思、总结、提炼甚至重新审视的方面。
如今的中国内地健身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这是每个新事物从面向社会大众到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来自宝岛台湾的吴承翰——毕业于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做过教练总监,后又深耕运营管理工作十几年,对健身市场的激荡起伏有着深刻的体悟和总结。
慧眼识金,把握市场的能力和格局
如今,凭借着多年丰富的经验积累,吴承翰与妻子孙童童致力于将重视用户体验的健身品牌聚集到一起,为他们提供管理服务并制定发展战略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吴承翰与孙童童
“深入到健身企业内部去,手把手地培养他们的管理层,让他们的管理层学会如何运营管理健身房。现在健身俱乐部的转型期到了,提升服务质量,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才是健身房的核心竞争力。不过,还是有很多健身企业转不了头。”吴承翰说。
离开俱乐部的管理层后,吴承翰和孙童童成立了极练体育,主要的服务内容是协助健身俱乐部连锁规模化、对健身房经营模式的改进进行指导;针对企业团队所需的关键性技能进行定制化培训;选择合适标的进行投资整合、共同推向资本市场等。
为什么转不了头呢?因为很多俱乐部门店房租的缘故,已经使得他们在资金上积重难返。在吴承翰看来,部分第一代健身创业者的羁绊在于纯粹的生意人思维:仅仅是粗放地算计买和卖、利与亏,顾客与场地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苹果和装苹果用的竹筐罢了。到了第二代,也就是那些业绩出众的会籍顾问和私人教练创立的健身工作室,才真正开始比较在乎起用户体验来,但他们的运营管理能力又相对欠缺。
时光荏苒,已是十余年的岁月逝去,如今从业者不像以前那样稀缺,健身消费者也再不像过去那样盲目了。健身从业者们也应将关注点从吸引到店转移到提升用户体验上来。
初出茅庐,一个台湾学院派的厚积薄发
优秀的健身从业者,首先自己就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背景。拥有多年健美操和私人教练经验,又是体育专业科班出身的吴承翰,有着充分的条件和优势,投入到健身事业中来。他曾经在台湾从事健身教练工作时,客户中有不少诸如歌手李玟、庾澄庆等社会知名人物,甚至包括前国民党党主席连战的夫人。
然而,大陆广阔的市场无疑更具备吸引力。尽管它进入状态比较晚,然而一旦被激活,“醒狮效应”显而易见。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抱负,2003 年,吴承翰到大陆的第一份工作是青鸟健身的私教总监。当时,吴承翰凭借着他的个人魅力,吸引到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当今流行的各类健身概念还未普及的年代人们对健美操的兴趣非常浓厚。从电视节目转战实体课程,他几乎受到各年龄段操迷们的欢迎,赶来一睹吴承翰魅力的观众络绎不绝,往往把操房围得水泄不通。“那时要上课的人,都基本上得在上一次课把下次的预约好,不然就没位置了”,吴承翰这样回忆道。
接受媒体采访
丰富的知识储备非常重要。缺少了运动科学的基础知识背书,健身行业无非就是比以前“打把式卖艺”的场子多了个场馆和空调罢了。吴承翰的到来给青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将令人抓狂的说教,变成全面、系统总结工作的报告;让每一次的教练例会,变成干货满满的讲座。
对服务质量的严格把控来自于他早在台湾时期养成的习惯。在他看来,健身器材就是健身从业者们的重要生产资料,也就是“吃饭的家伙”。针对它们的擦拭和维护,都应由健身教练们亲自来完成。哪里需要重点消毒,哪里要防止锈蚀老化……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不是保洁人员所能呵护得面面俱到的。“我觉得做企业还是要把每个细节都抠得很死,这才是应有的状态。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态,我们没法评价这里面的对与错。”
与EPTC签约战略合作
团操产品化、私教产品化、第一支兔女郎团队、健美操大赛等等,这些都是吴承翰加入到浩沙健身管理层面后所诞生的新气象。
多年的模特生涯,加上健身业职业经理人的磨砺,孙童童被誉为“中国版女超人”。名校毕业,身兼中国节奏普拉提课程的创始人等多项荣誉的孙童童与吴承翰走到一起,颇有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情怀在其中。在孙童童执掌ESSENCE 品牌的运营工作时,工匠精神的思路便得以施展、并印证了其有效性。用近乎完美的工匠精神,永不放弃的运动精神,汲取运动、健康、活之精髓,打造出独特用户体验。
运筹帷幄,迈向成熟职业经理人
如今,吴承翰开始从台前转移至幕后,做起了为品牌做深度战略布局的谋划者。量变引导质变,把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得滚瓜烂熟的优等生,几经商海沉浮,最终把一个领域变成他的熟练工种,不过是时间问题。
与柏力体育签约合作
首先,面对今天原始的推销思维,吴承翰的思维就是颠覆性的。依照他的经验,卡种因俱乐部战略或者制度上的调整,总会难以统筹起新老顾客的需求,从而导致续卡率下降。反映在财务上,势必造成过山车式的起伏。就这个问题,吴承翰的态度非常明朗:预付费制的的体制一定在未来会改变,在未来个人财务信用体系完善后,预付费体系势必会有一定的冲击,健身房的经营者应该先提前做好准备,消费者会越来越理性。“在未来,健身房拼的就是服务。”
其次,对市场的把控能力和自身定位,以及依前者情况对后者做出改变的能力,也是长期从业汇集起来的结果。统筹起各个层次用户的需求,敢在经营理念中发展比较高端的私人定制服务,也是高手展现经营艺术的一个侧面。一路走来,从再基础不过的一对一私教,到运筹帷幄的高层经理人,足以把人熬成一部健身“活百科”。
实际上,总结起来,吴承翰的成功之道在于大众耳熟能详的工匠精神。然而,这种工匠精神不是炒作和吹嘘的结果,而是背后扎实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市场经验。惟其如此,才配得上更加高端的档次与价格,摆脱菜市场一般粗野的生态与竞争环境。
这样的精神内涵在他的“极练体育”的LOGO 上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外圆内方的主体设计,把高贵但不孤傲,平易但不庸俗中式典雅揉和在了一起。里面有棱有角的结构,喻示着值得信赖的坚固内核;外面留有余地,没有封死成闭环的圆圈,则是包容的象征。
“我们希望这种深耕的状态能够持久化。如果这种以客户体验为主导的工匠精神能够被传承,那就代表这种标准化被传承了下去。”吴承翰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