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出于增肌,还是减脂期优质蛋白的摄入,健身爱好者总要进食大量肉类。红肉,即是这其中最为常见,有时往往也是最容易获取,也最为廉价的一种。有关这种肉类是否会带来健康隐患,争论似乎总在持续。所以一直以来,不少健友们对它的态度也会随之摇摆不定。
今天,为大家转载一篇分析的较为透彻深入的文章,给健友们提供个一家之言,留作参考。您也可以通过留言,阐述您对此的看法。
世卫组织那帮专家的知识水平并不高,一天到晚拿着“定性研究”的文献诈唬大家,喝水也能增加被呛死的几率,不如一辈子挂生理盐水的点滴。
红肉,指的是所有哺乳动物的肉,常见的有猪肉、牛肉、羊肉、兔肉、驴肉、鹿肉。
rrrrr首先这里需要介绍统计学的相关性和因果性。
rrrrr第一,相关不代表因果;
rrrrr第二,相关即使代表因果,也有三种因果可能(A导致B,B导致A,未知因素C导致A且B);
rrrrr第三,即使因果关系是确定的,因果效应也无法确定在个体身上实现。
rrrrr举几个例子。
rrrrr关于第一点,比如说红肉消费量高的国家,人均寿命高于几乎不消费红肉的国家,这也并不能说明多吃红肉是寿命延长的原因。
rrrrr关于第二点,比如说前几年zuobiao.me网站的站长公布了大数据,声称“强烈同意【中国传统医学对人体健康的观念比现代主流医学更高明】”的人,与“强烈同意【吃狗肉违法】”的人高度重合。这并不能说明一个人因为粉中医而变成爱狗人士(A导致B),也不能说明一个人因为爱狗人士而粉中医,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个人存在某方面价值倾向(C),导致了这个人既粉中医,又是爱狗人士(C导致A且B)。
rrrrr关于第三点,比如说大家都知道抽烟喝酒于身体有损,会折寿。但是呢,很多人抽烟不喝酒,只活到60多,吃喝嫖赌什么都干,活到了100多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rrrrr关于红肉和癌症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最著名的当属1995~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及肿瘤研究院的研究课题,以美国六州二市(加州、佛罗里达、北卡、新泽西、宾州、路易斯安那州、亚特兰大、底特律)年龄50~71岁的全部人群为观察对象,人数高达617119人。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跟踪调查的方式实施,根据美国食物成分分析数据计算摄肉量,将摄入量分为5个等级(g/1000kcal/d),男性为9.3、21.4、31.5、43.1、68.1,女性数据略。参与肿瘤发生风险统计分析的人数为494036,占总人数80.1%,并随访8.2年;发现53396例肿瘤患者,占总人数8.65%,并随访十年。
研究结论大致是:
rrrrr与红肉摄入量最低的人相比,红肉摄入量最高者的各肿瘤发病率依次为:
rrrrr食管癌1.51倍;
rrrrr结、直肠癌1.24倍;
rrrrr肝癌1.61倍;
rrrrr肺癌1.20倍;
rrrrr喉癌1.43倍;
rrrrr子宫内膜癌0.75倍(吃红肉最多的女性反倒比吃红肉最少的女性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低);
rrrrr胰腺癌(仅男性,女性无相关性)1.43倍。
rrrrr类似的研究在90年代层出不穷。支持红肉与癌症发病率提高相关的研究占了多数,但是各个研究关于各项癌症的发病率有不少出入。基于这些结论,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与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ICR)于1997年推荐红肉摄入量不应超过80g/d,前者于2007年将最高摄入量调整为71g/d。
rrrrr讽刺的是,在这个结论发布后的数年内,尽管绝大多数爱尔兰人(88%)和英国人(80%~90%)按照上述标准食用红肉(导致该两国红肉消费量大减),然而Hill等人在2002年的研究表明,近年来该两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却不降反升(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其他更强烈的致癌因素的引入,注意我前文说的相关性和因果性)。
rrrrr这里补充一点后面要用到的内容,即红肉的致癌机理。根据几篇被引用数较高的文献,其中被归因频次比较高的有如下几类:
rrrrr1.脂肪;
rrrrr2.N-亚硝基化合物;
rrrrr3.杂环胺;
rrrrr4.多环芳烃;
rrrrr5.亚铁血红素化合物;
rrrrr6.高盐。
rrrrr按照“①这是红肉本身所携带的、或任何对红肉的烹饪方式都不可避免要产生的、或白肉用相同烹饪方式烹饪则产生量比红肉少得多的物质”与“②这是用不健康的烹饪方式(炸、煎、熏、炒、罐头)烹饪红肉所产生的,如果用健康的烹饪方式(蒸、煮)则产生的量会减少很多的物质”分类,则:
rrrrrN-亚硝基化合物、亚铁血红素化合物属于第①类,是内生的;
rrrrr脂肪、杂环胺、多环芳烃、高盐属于第②类,是烹饪不当造成的。
rrrrr基于Hill等人的研究以及以往众多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许多营养学家对红肉提高癌症发病率这一结论表示质疑。此类研究尽管覆盖面广,随访时间长,但是仍有诸多实验设计的缺陷,使得其结果令人生疑:
rrrrr第一,癌症发病以及癌症的存活率均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然而,即便是如(NIH)-AARP的机构,也无法充分排除或同化其他因素对整个研究的影响。比如剥除红肉摄入量与体重指数、吸烟、总热量摄入、饮酒、经济水平、运动量的关联。举个例子,红肉摄入量高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高,其总热量摄入本身就高,而运动量偏少。这部分人群的生活方式本身就不健康(C),导致红肉摄入量高(A)且癌症发病率高(B),你不能因此断定是A导致B,这更有可能是因为C导致A且B。
rrrrr第二,关于肉类摄入量的评估存在主观影响的问题。由于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来源为研究对象的主观报告,而非实验人员的定量投喂。而肉类消费又不如酒、烟那样易于定量,因此原始数据的可靠度本身就是存疑的。
rrrrr第三,绝大部分研究将红肉和“加工肉”联系到一起,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在对红肉致癌的机理研究中,红肉烹制的杂环胺类和多环芳烃是其中的罪魁祸首。但是“加工肉”内的杂环胺含量数倍于家庭烹制的红肉。将红肉和加工肉混淆在一起进行癌症风险评估,我认为这有给我红肉泼脏水,给我牛排泼脏水的嫌疑,很难相信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rrrrr第四,关于红肉的研究,不仅应对红肉的烹饪形式需要细分(比如统一煮蒸等健康烹饪方式的比例、统一煎炸炒熏等不健康烹饪方式的比例),更应对红肉进行细分:猪、牛、羊。原因在于,这三种肉的脂肪含量完全不同,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也有差异。而饱和脂肪酸本身即是癌症的重要诱因。在对白肉和红肉的对比研究中,还要统一脂肪剔除率,原因在于,你做鸡肉的时候会撇掉鸡油、不吃皮,但是五花肉的肥肉是要下肚的,你不能以这种料理结构证明,作为白肉的鸡腿比作为红肉的五花肉更健康。
rrrrr基于以上理由,我认为流行病学调查很难确定红肉的危害程度,有必要进行变量控制的动物实验:
rrrrr1.动物可以是大鼠(食肉)或食蟹猴(与人类营养结构相似);
rrrrr2.控制实验动物的身长、体重、以及其他主要生命体征,控制运动量;
rrrrr3.对比红、白肉时,脂肪剔除率要一致,烹饪方法也要一致(煎牛排要对应煎鸡排,清炖羊肉要对应清水鸡),钠浓度也要一致;
rrrrr其他的变量控制欢迎补充。我只是想说明一点,严谨的动物实验相比不严谨的流行病学调查,能提供给我们更多的信息和更值得信服的结论。
rrrrr当然,近年来,在对研究做出调整之后(具体的调整方法就是我前述的四点,将变量充分控制起来),有不少研究报告指出无法证明红肉与癌症发病率的关系:
rrrrr比如美国第三次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NES III)的数据显示,无论红肉或加工后的肉类摄入,还是白肉的摄入,与全因死亡率或特定原因死亡率是否相关,尚无法定论。
rrrrr比如日本的一项对5万多人的调查指出,中等的肉类摄入(不超过100克/天)与众多癌症、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发病率无关。
rrrrr比如Sabine Rohrmann等人于2013年发表的,针对50万人12.7年追踪的EPIC研究表示,加工肉的摄入量与癌症、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而无法证明红肉摄入量与癌症风险相关。
rrrrr以上是“红肉”致癌研究的简史以及一些对于以往研究的批评。我真正要说的在下面:
rrrrr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烹制吃红肉。如上所说,煎炸熏烤炒等烹饪方式,会产生大量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而蒸煮可以减少大部分此类物质。这是做法的问题。还有选料的问题,因为脂肪本身就是结肠癌、乳腺癌的重要诱因。然而如果要你将五花肉的肥肉全给剃掉,就有点不尊重食材了,正确的选材是选那些没有脂肪的部位,比如里脊。
rrrrr第二个问题,即便红肉有早些年的研究所说的那么可怕,人们就应该少吃红肉吗?并不是的,万事万物都有好处和坏处,我们要全面地评价红肉,须要衡量红肉的危害和好处。所以我这里要进行定量计算:相对于世界癌症基金会给出的71g/天的红肉摄入上限,我每天再多吃100g,即便按照(NIH)-AARP的粗糙结论,我每天会折寿多长时间?(为什么是100g,因为(NIH)-AARP的调查中,最高摄入量组为68.1g/1000kcal,以成年男性每天2500千卡的摄入量计算,每天的红肉摄入量为170g,正好比71g/天高出100克。
rrrrr最高摄入量组比最低摄入量组(每天20余克红肉应该算素食主义者了吧)的各项癌症的风险依次是(只考虑男性):
rrrrr食管癌1.51倍;
rrrrr结、直肠癌1.24倍;
rrrrr肝癌1.61倍;
rrrrr肺癌1.20倍;
rrrrr喉癌1.43倍;
rrrrr胰腺癌1.43倍。
rrrrr下面我们加入发病率的因素(数据来源于国家癌症中心和卫计委疾病控制局统计的2010年全国癌症的总发病数,“我”部分指的是每天比正常人多吃100克红肉会导致的发病率)。
rrrrr食管癌1.51倍,正常人12.2/10万,我18.4/10万
rrrrr结、直肠癌1.24倍,正常人21/10万,我26/10万
rrrrr肝癌1.61倍,正常人27/10万,我43.5/10万
rrrrr肺癌1.20倍,正常人46/10万,我55.2/10万
rrrrr喉癌1.43倍,正常人7.1/10万,我10.2/10万
rrrrr胰腺癌1.43倍,正常人4.4/10万,我6.3/10万
rrrrr其余癌症1倍,正常人117.5/10万,我117.5/10万
rrrrr所以总和癌症发病率,正常人235.23/10万,我277.13/10万
rrrrr以上我们假定食红肉最少的群体的癌症发病率与常人无异(事实上,根据(NIH)-AARP的结论,食用红肉最少的群体的癌症发病率是低于常人的)。其余癌症,由于(NIH)-AARP没有单独列出或认为P>0.05,不显著,默认为与常人无异。
rrrrr按照预期寿命损失法定量评估正常人和我的寿命损失,得出的结论是:全国2010年因癌症(发病率235.23/10万)损失的预期寿命为0.54d,按照我277.13/10万的发病率,损失的预期寿命则是0.64d。
rrrrr也就是说,我每天多吃100克肉,每年因罹患癌症风险增加的寿命损失多出0.1天,也就是2.4个小时,折合到每天不到25秒。
rrrrr每天折寿25秒算不算有害呢,当然是有害的,在量化之前,营养学家总是能吓到你的。
rrrrr关于红肉是否有害这个问题,现在的研究大概是这样的:
rrrrr国外的流行病学家拿着带有大量瑕疵的一手材料忽悠,甚至如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与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ICR)都跟着忽悠;
rrrrr国内不少所谓“专家”以一手材料为蓝本,不加以思考,即创造了大量实为学术垃圾的二手材料;
rrrrr一些知名医生(由于能接触到“前沿”的研究成果)拿着这些二手材料在各大电视台忽悠;
rrrrr各式各样的养生专家拿着知名医生的三手材料出书,然后这些四手材料把一些没有辨识能力的人蒙得晕头转向。
rrrrr然而真正科学的、控制了所有干扰项的动物实验,至今没有广泛地操作起来。
rrrrr营养专家们之前还拾人牙慧,说要一天一个鸡蛋,控制胆固醇摄入(这是根据《美国民众膳食指南》2010年版“每天胆固醇摄入量不宜超过300毫克”)。结果呢?美国农业部和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DGAC)日前发表了声明称“目前证据没有发现饮食中摄取胆固醇和血液胆固醇间有关系”。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冬川豆种子不死”作者管思聪
原标题《请放心大胆吃红肉》 有删改
声明:本文为转载信息,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