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要做耸肩呢?
●斜方肌的形式与功能有哪些?
●真正训练斜方肌的几个动作
编译:陆肆壹
负重耸肩的动作性质与仰卧起坐很相似,人们喜欢训练它,但却得不到什么好处。如果目标是全面发展斜方肌,耸肩的效率并不高。
让我们来看看斜方肌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并找出更好的方法来训练它。
为什么总是要做耸肩呢?
刚接触杠铃的新手,只要做了各种硬拉、划船、下拉、过顶推举,就能得到足够的斜方肌刺激。
把过多的时间花在斜方肌上,就像一个新手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瞄准他的小腿比目鱼肌——这是没有必要的。
像史蒂夫李维斯和弗兰克赞恩这样关注整体美感的健美运动员,实际上会避免过多直接的耸肩训练,因为过度开发的上斜方肌会降低肩膀的视觉宽度,这不好。
极少情况下,健美运动员将耸肩动作放在比其它肩部训练更重要的地位。事实上,就算他们特别重视斜方肌,也会采用一些其它更好的动作来训练。
斜方肌的形式与功能
谈论到斜方肌,一般人直接联想到“斜方肌上部”——当你耸肩时,你只是训练到上部一小部分肌肉而已,这是可以在镜子里面看到的。
大部分人只是在练肩时顺带练练斜方肌上部,而斜方肌下部成了长期的待开发资源。
你需要足够重视斜方肌下部。斜方肌不仅仅只是你脖子旁边的两块肉。它真实的起点是在后脑,止点在中背部,并覆盖了可观的背部面积。
换个更形象的说法:假如斜方肌生长在你的身体正面,那么它将从你的嘴开始一直向下延伸,跨越脖子、三角肌前部、覆盖大部分胸大肌,一直到上腹肌肉。
这是一块大面积的肌肉,但出于某种原因,大多数人只关注脖子上的几英寸。可能是因为当你在浴室镜子前做了一个正展螃式姿势时,发现上斜方跳出来了,引起了你的加倍关注。
不幸的是,只训练上斜方的结果是造成关节损伤,体态异常,并限制了力量表现。
斜方肌不光能让肩部和肩胛骨上抬,而且能让背部两块肩胛骨靠拢在一起。
还记得当你是个小孩的时候,你妈妈发现你无精打采,所以用手指在你的肩胛骨之间戳了一下,让躯干变直的提示吗?
她在教你收缩斜方肌,回到合理体态,感谢妈妈~
真正的斜方肌训练动作
耸肩练不到斜方肌主要功能,大多数情况下,你也并不是那么需要做耸肩动作。相反,还有一些其它动作,虽然不是针对斜方肌的,但是效果很好。
面拉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每一次背部和肩部的训练课开头,你都要做2-3组8-10次的面拉。针对你的斜方肌下部,采用顶峰收缩、更长的位移、更长的持续紧张时间。
为了最大化面拉效果,将龙门架的滑轮设置在与眼齐高或稍高的位置,这样动作轨迹会稍微往下,削弱斜方肌上部参与,强化斜方肌下部。
同时,你要将肩胛骨的移动最大化,完全的伸展和收缩,尤其是在拉到脸侧时,做出3-5秒的顶峰收缩。
这种方法能够同时提高你的静力性力量、耐力、肩胛稳定性。
在进行引体、推举等大型上肢动作之前,先做面拉可以有效预先稳定肩胛,让你获得更强的运动表现。
其它有效的练习
这里再介绍一些可以加入计划的动作,有效增强斜方肌的同时,不需要对你现有计划做出太大改动。
由于人们在背部和肩部训练日已经反复用到斜方肌了,所以你应该加入或改进肩背的某些动作,这才是高效的训练计划,而不是专门安排斜方训练日。
顶峰收缩面拉:正如上文介绍的,这是一个激活练习,尤其适合加入到那些包含划船动作的的训练课中。
如果你能在使用较大重量的同时做出严格顶峰收缩的面拉,意味着你的划船能力将提升好几个档次。
高翻:传统高翻从地面启动,会运用到更多腿部力量。如果你从站立位置启动,就可以适当减少下肢压力并更强调上肢。斜方肌在这里的作用是爆发式将杠铃拉起,然后二次发力,将杠铃架在肩上。十几年来,高翻一直被认定是全能动作,这是有原因的。
抓举握法(宽握)高拉:这个练习具有很强的爆炸性,大量肌肉参与,以及移动大重物的能力。
杠铃直立划船被认为是最好的斜方肌练习之一,但抓举握法高拉则是它的升级版动作。
宽握距硬拉:宽握距更有效激活了斜方肌。握距比你的常规硬拉宽一些,但没有抓举握法高拉那么宽,其它细节和常规硬拉基本相同。
克罗克划船:记住克罗克划船的关键是使用大重量,并执行超高的次数。(大力士克罗克发明的疯狂训练,曾被定义为:用看起来一次也完成不了的大重量哑铃做20次以上!)。把每组8-10次的30磅哑铃划船留给HelloKitty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