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琦
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小肠)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多糖)。虽然膳食纤维无法产生能量,但却对减脂、改善肠道健康和抗击糖尿病极有帮助,被称为第七种营养素。
膳食纤维可分为水溶性膳食纤维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
水溶性膳食纤维
溶于水,主要存在于豆类、燕麦和亚麻籽等食物中。
水溶性膳食纤维可吸收水分,变为凝胶状的黏性物质,延长人体的胃排空(延缓食物的吸收速率),增强饱腹感,降低胆固醇含量,防止脂肪堆积。
非水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于水,主要存在于全谷物、坚果和蔬菜等食物中。
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以预防和改善便秘,增加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率,使排便更为顺畅。
膳食纤维是减脂的关键营养元素,它可以延缓食物吸收速率,防止血糖快速上升和胰岛素大量分泌,增强饱腹感,防止脂肪堆积。
高膳食纤维食物通常具有【低热量密度】的特点,也就是说:高膳食纤维的食物通常含有更低的热量。即使你没有有意识地控制饮食,仅增加日常饮食中高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就可以帮助你减少热量的摄入。
除了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天然食物(蔬菜、水果、全谷物/粗粮等),你还可以尝试膳食纤维健身补剂。
2005年来自《医学科学评议》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连续使用5周膳食纤维补剂后,A组受试者相比B组受试者额外减去了7.5磅(1磅=0.45公斤)体重。
注:A、B组受试者每日摄入1200卡路里热量,A组受试者通过膳食纤维补剂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量,B组受试者不使用膳食纤维补剂。
2006年来自《新陈代谢》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过度进食,摄入充足的可溶性膳食纤维都可以帮助小老鼠们防止脂肪堆积。
肠道健康影响着身体的方方面面,如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而肠道细菌则是肠道是否健康的关键。
肠道细菌分为有益细菌和有害细菌。膳食纤维是有益肠道细菌的“绝佳食物”。当有益肠道细菌吃饱后,它们会产生许多抗击疾病的超级物质,如丙酸盐、丁酸盐和乙酸盐等。
研究表明,提高有益肠道细菌的数量可以增强免疫力,抗击炎症。
膳食纤维对糖尿病、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等疾病的防治极其重要。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膳食纤维可以延缓食物吸收率,防止血糖快速上升、胰岛素大量分泌。
胰岛素(一种重要的激素)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还对减脂非常重要。如果胰岛素敏感度降低,抵抗性增强,脂肪就更容易堆积,各种疾病就更容易侵袭我们。
慢碳饮食法可以有效改善体型与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如此。
2006年来自《糖尿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膳食纤维摄入量最高的受试者在4年内,不仅减去了最多的体重,还有效降低了前驱糖尿病的发病率(控制血糖含量)。
对大多数疾病而言,控制体重,健康减脂绝对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
上述实验还发现:摄入6克/天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病发病率(10%),坏胆固醇含量(5%)和血压(6)。
注意,高血压和高(坏)胆固醇含量都是心脏病的重要诱因!
2012年来自《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表明:膳食纤维摄入量超过28克/天的人群,死亡率要比膳食纤维摄入量低于16克/天的人群少24%。
想好好活着就多吃膳食纤维!
据运动营养学家、NBA运动员顾问 Rudy Mawer 综合政府推荐数值与各项前沿研究,每日膳食纤维推荐量(平均)为35-50克,该数值略高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值。
《美国饮食协会》杂志的研究推荐女性每日至少摄入25克膳食纤维,男性每日至少摄入38克膳食纤维。
高膳食纤维食物包括:
1. 豆类
2. 蔬菜
3. 水果
4. 全谷物
5. 坚果
6. 膳食纤维补剂(如果日常饮食无法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可以购买膳食纤维补剂)
不要在训练后立即摄入过多的高膳食纤维,训练后应该立即补充快速吸收碳水化合物(如运动饮料中的葡萄糖)和快速吸收蛋白质(乳清蛋白)。
膳食纤维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摄入过多膳食纤维会引起肠胃不适,影响营养吸收,损害身体健康。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调整膳食纤维摄入,或咨询医师。
如果你目前的饮食是低膳食纤维饮食,不要突然大幅度提高膳食纤维摄入,这会对肠胃造成过大负担,应该逐渐提高膳食纤维摄入量。
当你提高膳食纤维摄入量后,也要提高饮水量。饮水量充足时,膳食纤维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如果饮水量不足,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还有可能引起便秘!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etary_fiber
Trumbo, P., Schlicker, S., Yates, A. A., & Poos, M. (2002).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energy, carbohydrate, fiber, fat, fatty acids, cholesterol, protein and amino acid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102(11), 1621-1630.
Birketvedt, G. S., Shimshi, M., Thom, E., & Florholmen, J. (2005). Experiences with three different fiber supplements in weight reduction. Medical Science Monitor, 11(1), PI5-PI8.
Artiss, J. D., Brogan, K., Brucal, M., Moghaddam, M., & Jen, K. L. C. (2006). The effects of a new soluble dietary fiber on weight gain and selected blood parameters in rats. Metabolism, 55(2), 195-202.
Lindström, J., Peltonen, M., Eriksson, J. G., Louheranta, A., Fogelholm, M., Uusitupa, M., & Tuomilehto, J. (2006). High-fibre, low-fat diet predicts long-term weight loss and decreased type 2 diabetes risk: the Finnish 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 Diabetologia, 49(5), 912-920.
Park, Y., Subar, A. F., Hollenbeck, A., & Schatzkin, A. (2011). Dietary fiber intake and mortality in the NIH-AARP diet and health study.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71(12), 1061-1068.
Chuang, S. C., Norat, T., Murphy, N., Olsen, A., Tjønneland, A., Overvad, K., ... & Teucher, B. (2012). Fiber intake and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the 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cohor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96(1), 164-174.
Ganguli, K., Meng, D., Rautava, S., Lu, L., Walker, W. A., & Nanthakumar, N. (2013). Probiotics prevent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by modulating enterocyte genes that regulate innate immune-mediated inflamm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Physiology, 304(2), G132-G141.
D'Mello, C., Ronaghan, N., Zaheer, R., Dicay, M., Le, T., MacNaughton, W. K., ... & Swain, M. G. (2015). Probiotics improve inflammation-associated sickness behavior by alter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eripheral immune system and the brain.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5(30), 10821-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