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的时候应该认识可靠的小伙伴,不是因为社交需要,而是因为健身的需要!
别给我说什么:哥举的不是铁,是寂寞。
好吧,你的寂寞我不懂。
小伙伴最明显的一个作用就是可以保护你卧推。
今天要讲的是,卧推保护更具体的实际内容。
保护者的手势
一般来说有“反手托举”、“正手提拉”、“正反握”这三种,当然还有一些“二指禅”、“兰花指”这样的诡异手势。
你采用顺手的手势最好。
“反手托举”保护者重心比较靠后,腿部发力可以多些,个子比较小的话,这样的手势会舒服点。
“正手提拉”保护者重心前倾会多一些,但是提拉的时候背部大肌群好发力。
“正反握”握杠比较稳,这种手势的站姿可以有非常多的选择,调整空间大。
保护者的站位
站位第一原则:让杠铃重量离自己的重心近一些。
方便你发力,对你来说也更安全。
但是不要为了让杠铃离你更近就——跨在别人脸上 或者 从正面骑在别人胸上。
你的裆部跨在别人的脸上很不礼貌,当然这不是重点。更实际的问题是,卧推的过程中是有视觉参考系的。不管你有没有注意过,视觉一直在辅助你的肌肉控制,你可以观察杠铃是否平稳。
如果你挡住别人的眼睛,肌肉控制的表现会大大下降。
当然,你也别反过来跨在训练者的胸口,一旦训练者体力不支,你要拉着杠铃往后倒退很多路。(不要想着往前把杠铃放到架子上,你让杠铃的重心远离你很危险,你对于杠铃的控制能力会迅速下降。)
我推荐的站位如下两个图:
站在比第地面稍高的平台上
或者跨出一只脚,让身体重心安全前移,既不会挡住别人,自己也更舒服。
或者如下图,侧身站立:
侧身站立时,你一侧的腰部可以贴近杠铃,这时候你是非常舒服的。
同时你的身体和杠铃有一个三角区域,可以给足训练者视觉的空间。
保护者的职责
你的最大责任不是帮助训练者完成动作,而是保护。
所以如果你不是一个导师级的人物,记住,你只有两个种情况可以接触杠铃:
一是开始阶段,帮助训练者将杠铃送到胸上方。
二是在结束或者是体力不支时拉起杠铃然后放到架子上。
通常需要保护的时机是:
出现杠铃回落趋势
杠铃停顿超过三
杠铃出现不平衡
训练者口述指令
观察训练者手腕和肘关节出现不正常生理弧度
其他意外(如急性韧带拉伤)
你可能要问,难道没有必要帮助别人再多做一两个吗?
有一个原则,只要保护者在卧推运动过程中接触过杠铃,哪怕只是很小的力量,那么刚才的一下就不算数。
比如你打算一组做10个,但最后一个是有助力的,那么这组只能算作了9个。
有些人喜欢,甚至要求保护者助力一个动作,这是他个人的训练特点。如果别人没有要求,不要这样做。而且真的能带好的人,很少。
最危险的阶段
卧推过程中一般都不容易出问题,比较危险的阶段其实是
开始阶段:起杠—出杠—停稳
结束阶段:卧推结束—回杠
我特别要说的一点是,保护者在帮助别人卧推的时候,千万不要只是帮训练者把杠铃拿出来。一定要一直将杠铃送到胸口,并等待杠铃平衡后慢慢松手。
有些人,杠铃刚拿出来手就松手了,训练者没有做好重量突然变大的准备,这个危险系数最大的时候!
(杠铃根本没有到训练者的胸口最佳发力位置,这时你松手,重量突然增加,你懂的)
如果你不信,可以看搜索一些视频来看,我看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脖子好疼
所以保护者和训练者必须要联动,保护者一定一定一定要有口语指令:1.2.3.起!
两个人必须统一步调,同时发力,等杠铃稳定以后离手。
对保护者的基本要求
不要找太弱小的人保护你。
如果你要卧推80公斤,你至少得找一个硬拉能超过80公斤的人,如果他太瘦弱,你还是让他走远一点,小心砸到他。
我不是开玩笑,我看过一个人在家里练,让老婆保护,然后没有然后了的视频。
训练者一定要靠自己。
训练者卧推时一定要有一个心态,没有人会帮你,你的保护者可能在看美女。
建议在训练前要告诉保护者,自己对于训练次数的预设,告诉他你应该会做几组,这样可以让保护者提高注意力,并且提前做好准备。
任何人对于一个高速下降的杠铃几乎是无能为力的,所以保护的时候一定不要心不在焉。
---硬广---
IPTA 周旋力量举健美训练营
带你一网打尽:
怎样安全的在10周内提升三大举力量20-55kg?
怎样让增肌增力同步进行,制定严谨的训练计划?
怎样让健美式训练精确打击目标肌肉,科学运用赛季和非赛季饮食计划?
怎样判断、纠正各种肌肉不平衡?达成康复目的
怎样融会贯通全身各处筋膜拉伸和放松?
……
7月14-16号 上海站
7月24-26号 成都站
8月18-20号 上海站
8月25-27号 青岛站
9月8-10号 上海站
9月22-24号 沈阳站
10月3-5号 新疆站
报名费3000元,报名联系:fit641
报名联系:fit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