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你没有打过或者假装打过架都不敢在饭桌上说话。
关于打架这件事,我听过太多的装逼和太多的惨案。
“对着脑袋砍不死”、“拳头再硬也怕砍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大块头死肌肉,李小龙一脚踢下楼”、“某校园长期发生暴力事件,学生自杀”???
受够了饭桌上的骚话连篇,我们来整理关于打架的几件事。
我们这里只说随机性的街头打架,默认的情况如下:
●打架往往有随机性并非早有预谋的械斗。
●矛盾往往发生在普通人之间,一般不会遇到经过格斗训练的选手。
●打架过程往往都很短,一分钟内就会分出输赢或者被众人拉开。
如果你遇到如下情况,有多快跑多快!
01
对方在装备上有优势
除了菜刀,水果刀这样大家都知道的武器,还有很多你想不到但是很关键的装备,比如别人穿的运动鞋,你穿的是皮鞋,别人不戴眼镜、你戴眼镜,别人手上抓的是诺基亚,你抓的是最新的苹果手机!
这些看似不重要的东西都会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对于环境的熟悉程度也至关重要,熟悉环境的人知道往哪里跑,也知道哪里有砖头或者其他好装备,甚至能给你牵出一条德国牧羊犬出来,在陌生的环境中还是怂一点比较好!
02
如果别人比你大一号,那么就准备跑吧
说出来你可能不服,重量级别是打架获胜最重要的因素。
非常多的体育项目会按照体重进行级别的区分。比如拳击、举重、摔跤,甚至是没有身体对抗的健美运动也会按照体重对选手进行分级。
给你们看个图,你大概就能明白,体型在双方都没有技巧的一通乱打中的决定性作用!
图中的大个子根本没有什么技巧,就是推人,然后用手臂抡在别人身上,小个子跳过来打,大个子稳如泰山。
我们先不谈肌肉量的问题,哪怕就是个体重大的胖子,对于瘦子来说也是碾压的。
根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力之间是相互的,你推倒对方的时候,也同时在对抗一个来自对方的相反的力量,而且这个力量大小是相同的。
再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F=ma,当你们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同时,体重越大的人形成的加速度越小,更不容易摔倒。
就像轿车撞卡车,飞出去的那个肯定是轿车。
所以如果你身边有胖子,那么一定要给予应有的尊重,如果你把他惹毛了你会很惨。
虽然技巧可以弥补体型上的一定劣势,但如果量级差太多,想赢就需要几乎完美的战术技巧和零失误,可惜我们的实战技巧往往是低于自我判断的。
如果别人比你壮,速度和反应也比你快,体能也比你好,那么今天这顿打是少不了了,只怪自己是个弱鸡。
03
如果你发现这个人丧心病狂,那还是先避开
你比我强我用刀,你用刀我就开枪,你有枪我开坦克,如果完全不讲规则那么再强壮也没用,也最好避战。
传说中无限制级武术的创始人陈鹤皋,开创了吐口水、撒石灰粉吓住对手、用炮仗轰炸对方下体,用疯狂吼叫和混乱的动作迷惑对方,自制硫酸水枪射对方的“格斗技巧”,大部分的攻击套路一旦施展都够判三年以上的徒刑。
他甚至有趁对方上厕所把厕所炸了的“取胜套路”。
(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当你面对这样一个完全没有限制级或者底线的人,除非你开装甲车把他碾过去,不然即使你练成施瓦性格的体格、李小龙的速度、邹世明的技巧也不是他的对手。
健身真的可以让你在身体对抗中取得优势。
就像橄榄球、篮球、格斗运动员,每天的健身是必须的,健身增肌是效率最高的提高对抗能力的方法之一。
道理很简单
1 健身增肌可以长体重,让你比别人大一号,同时伴随心肺能力、耐力、神经敏感的提升,让你更敏捷,更容易掌握一点点技巧。
2 等重肌肉比肥肉体积更小,相同体重下会更加敏捷一些。
3 肌肉的发展培养很强的神经敏感,健身讲究的就是肌肉控制,这就是训练神经的调用能力。
4 健身带来心肺能力的提升,身体对抗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普通人在拳台上,应该一个回合就会体力不支。如果你注重培养心肺能力,只要体力好,可以撑到第二回合,那么你的优势将会非常巨大。
健身最强的人不一定是格斗最强的,术业依然有专攻,但健身至少让你比原来能打。
对了,我其实最讨厌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就不能冷静地坐下来打嘴炮吗?
(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反正大家在网上天天撕逼,能有什么仇什么怨?
给一百块钱红包还不能解决吗?如果解决不了就两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