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适合所有健身爱好者
内容标签 正握引体 反握引体 不同效果
原作者:Tyler Thomas
编译:粗哥,陆肆壹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呀~又到了粗哥教学时间了!
昨天我们讲了为什么你的训练没什么迟迟没有成效,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帮助呢?
不管有没有反正我就当有了(不要脸),嘿嘿嘿~
今天我们来讲讲大家最常见的引体向上吧。
引体向上相信大家平时都有在做,厉害的小伙伴甚至可以单手做。
一般我们在做引体向上的时候会有两种握法,即正握和反握。所谓正握,就是握时手心朝下,手背面向自己的握法,而反握则相对的,手心朝向自己。
大家一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握法,然而握法不同,锻炼到的肌肉部位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今天就来详细讲解一下正握和反握的区别和各自优劣!
通常情况下:
在正握引体向上时,我们会采用较宽的握距;
在反握引体向上时,我们会采用较窄的握距,以便让手腕和肘部处于更自然的发力位置。
正握vs反握 — 对背阔肌的影响
首先是背阔肌,背阔肌的第一个功能是伸肩(如图)。反握姿态会特别强调这个作用。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引体、划船、还是下拉,你越是让肘关节贴近身体去运动,就越是强调背阔肌的伸肩功能,越是强调背阔肌下部的发力。
所以,在反握引体中,你必然会训练到更多背阔肌的下半段(近腰处)
背阔肌的第二个功能是肩内收(如图),让上臂靠近躯干。正握姿态会特别强调这个功能。
大部分人没有理解肩内收功能,所以在锻炼背部宽度的时候得不到很好的效果——背阔肌在做向心收缩时(由长变短),充分地发挥到肩内收功能;
而背阔肌在做离心收缩时(由短变长),则是背阔肌有控制地帮助肩部做出“外展”的过程。
理解这一点对塑造背阔肌的宽度很有帮助,记住引体向上的离心收缩要有控制,想象自己的背阔肌在向左右两边延伸——这样才能主动伸展开背阔肌,让背显宽。
所以,正握引体向上会让你做出更充分的肩内收和外展,从而更好地训练背阔肌的宽度。以及背阔肌的上半段(近胸椎处)。
正握vs反握 — 对斜方肌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说说斜方肌,其实和斜方肌有关的只有肩胛骨的活动——
1.斜方肌上部拉动肩胛骨耸起来;
2.斜方肌下部则相反,拉动肩胛骨沉下去;
3.斜方肌上中下同时收缩,会将肩胛向脊柱中间靠拢。
在引体向上中,上述第1点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我们的拉力轨迹是由上至下,与斜方肌上部的功能相反。所以,无论是正握还是反握,对斜方肌上部的训练效果都不大(或者无效)。
再看看第2点:在引体下拉的时候,你的肩胛骨必须做出一个向下沉的细节,才能完成真正的全幅度引体向上。所以,你的沉肩越到位,斜方肌下部的训练效果就越好。
对比正握和反握两种引体,在正握状态中,你的动作轨迹更像是脊柱在直上直下,会更有利于发挥斜方肌下部的沉肩功能。所以一般来说,正握引体更有利于强化斜方肌下部。
而第3点比较平均:大多数人在正握和反握引体中,肩胛向脊柱中间靠拢的程度是相同的。所以对斜方肌整体的作用也相同。
正握vs反握 — 对肱二头肌的影响
肱二头肌的主要功能相是负责肘关节弯曲和前臂旋转。前臂旋转的主要体现在帮助你做出反握动作,所以在反握引体向上中,肱二头肌更能发挥作用。
虽然正握的引体向上也需要肘关节弯曲,二头肌也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但是毫无疑问,反握姿态中,肱二头肌的机械有利位置要强得多。
这导致有些初学者练反握引体,二头肌彻底充血了,背部还完全没感觉。所以,对于手臂发展强过背部的训练者来说,正握引体才是更合理的选择。
但是还是要指出,不管是反握正握还是对握,肱二头肌都是相当活跃的肌肉,所以旧时代健美运动员总说:“引体向上是肱二头肌的基础动作”。
正握和反握强化技术
无论你采用的是正握还是反握,下面给出的两种方法能让引体向上见效更快。尤其是对于背阔肌和斜方肌。
1 挺胸细节
这个动作迫使你在伸肩的同时向前倾斜骨盆,动用到了背阔肌预先收紧功能。
要领是向上挺胸,让胸部朝向横杆。这会让背阔肌预先紧张,并形成一个倾斜角度。如果你的动作标准,背阔肌会很快觉得疲劳,感觉下一秒就要抽筋。
2 夹紧肩胛骨细节
这个动作会迫使你向上拉之前缩回肩胛骨。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斜方肌的三个部分都会参与到肩胛骨收缩中。
把以上两个细节和引体向上结合起来。
如果你觉得最后这个动作似曾相识,不要意外,因为这些细节的结合正是老牌健美教父“文斯·吉龙达”的触胸引体向上:一种黄金时代健美运动员们极度推崇的引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