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者:陆肆壹
问:最近感觉身体很疲劳,每次训练都没什么激情,是不是因为我一周训练六次导致的,这个频率会不会太高了?
答:一个训练计划是否合理,要看训练量、强度、深度,频率等综合因素,不能单看频率。认为频率越高就越容易疲劳是典型错误观念。假设你每周训练14次,但每次训练只是拿50%极限重量做3组3次,那么你认为这周结束时,你会感到疲劳吗?显然,你会感到这周好像什么都没做。
列举一个完全相反的例子,以我个人为例,我曾经执行过一套强度极高的训练计划,每次训练都采用80%以上极限重量,并配合许多超越力竭的手段,渐降组、消极退让、强迫次数...当时我每周仅训练3次,但是执行两周后,我就已经感到明显的慢性训练过度了:脾气暴躁、食欲下降、晚上失眠、白天嗜睡...显然,这种计划也是不合理的。
所以,训练计划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过劳”与“不足”的平衡点。力量训练是长远的进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你最终获得的收益取决于你的长期规划是否合理,看一个计划是否有用?首要前提是,它能够持续实施很久,并不断制造进步。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一般来说,一套合理的计划,进步速度必然是比较缓慢的。
问:为什么初学者不能采用高级训练计划?按理来说,越高级的计划效果来得越好,对不?
答:这里有上千种初学者不应该采用高级训练计划的原因。首先最直观的一点是,初学者和高级训练者的身体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许多人误以为越高级的计划,进步速度越快。事实正好相反——越高级的计划,进步速度越慢;越初级的计划、进步速度越快。
因为初学者的能力与潜力上限差得很远,进步的门槛也是很低的。此时最适合采用简单的计划,迅速进步。而高级训练者已经接近自己的极限,如果采用飞快的进步速度必然会造成停滞。所以,你会发现高级计划的共同点是“非常理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设置进步的幅度。
一个初级训练者可以在一年内将卧推力量翻一倍,但这种事情永远不可能发生在高级训练者身上。
所以,说越高级的计划效果越好,是典型的理解错误。任何运动员的训练生涯都要经历初级计划、中级计划、高级计划的过渡,无一例外。
问:健身健美训练中,哪些训练法是最适合打基础的?
答:有两种最基础的健美训练法:恒定重量训练法和金字塔训练法。
恒定重量训练法指的是热身过后选择一个70%以上的极限重量,做每组8-10次,持续4-5组。这是最简单无脑的训练法,但它对于新手却是最强效的。事实上,有许多老运动员达到顶尖的水平之后,对恒定重量训练法依然是情有独钟。
至于金字塔训练法,指的是每组逐渐增加重量、逐渐减少次数。一个典型的金字塔训练法可以像这样:
热身组
70公斤x15次
75公斤x13次
80公斤x10次
85公斤x8次
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可以让肌肉在各种负荷上都得到刺激、或者说训练到各种肌纤维。但这也恰恰是它的缺点,因为它变化太多了,所以没有重点。
金字塔并不适合完全的新手,因为此时训练者力量小,可调节的训练重量不多,没有条件做出各种重量的过渡。
所以综合考虑,恒定重量训练法依然是最适合起步使用的方法。
问:一个训练动作,使用多久要换掉呢?
答:首先,你需要搞清楚更换动作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你无法使用这个动作继续进步了才需要更换。如果一个动作依然在为你持续制造进步,那完全没有换掉的理由。
我们李云老师刚刚从多里安耶茨的训练营回来,他曾问过耶茨相同的问题,耶茨说他非常不喜欢更换动作,一套动作可以持续使用很久。
而现实中有许多爱好者做完全相反的事情,他们今天尝试了牧师凳弯举,发现二头肌并没有在一夜之间增长,下次就换成别的动作了。他们每次到健身房选择的动作都是随机的,并引以为豪,好像大师一样“玩感觉”。他们之所以没有进步,是因为他们总是在拖自己的后腿。
你的训练计划里,最好是常年都保持一些最重要的基本动作:深蹲、硬拉、卧推、推举、引体向上、双杆臂屈伸。
问:哈喽,我最近看了你们平台上发布的5X5训练计划,请问这里的每组5次,是使用5RM极限重量吗?
答:这么练,可以让地球人毁灭。
注意看原文内容,有提到过建议重量。5X5计划的特点是头几组留有余力,最后几组接近力竭或者力竭。所以,你不可能使用5RM极限重量来执行这个方法。
这也暴露了许多人的训练观,他们认为自己每次训练一定要使用极限重量,既然每组做5次,那么就一定要选择自己只能做5次的重量....这些人最终因伤退出。
合理的计划都具备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起点低一些。你不可能总是使用极限重量去冲击极限次数。你要考虑到这一次到达了极限,那么你在一周之后的相同训练课中,有能力突破极限吗?如果你无法在周与周之间完成进阶,计划就是无效的。
这也正是许多业余爱好者搞砸的地方,他们不甘心将起点设置得低一些,不喜欢被别人看到用低于极限的重量来训练,这种自以为是是最大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