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健身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在健身界,总会有着无休止的争吵辩论,同样的一个问题同样的一个动作,具体的做法都会有所不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关于健身的方方面面,从训练动作到计划,从饮食到补剂,实在是太难找到非常准确的标准。今天我们就只讲一个问题,你要不要追求“准确”的动作,你就能够一定程度了解到想要寻求健身世界的“真理”有多么困难。
怎么做动作才是对的,这个听起来很简单,不就是有“标准动作”的存在的吗?但是对于不同的训练目的,可能动作的做法都有可能不同,所以关于怎么练才是正确的,我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最本质的还是要不能受伤,要尽可能提高训练的安全性,这么去练才我看来才是科学的。然而到底怎么练才不会受伤,你也会收到各种各样关于动作上的建议,这么做要伤腰伤肩膀伤手腕等等提示你一定听到过,相对而言,非老手被问到的频率会高些,但事实是,不管是刚开始训练还是已经练了好多年成绩还不错的选手,你的训练动作都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人的评论挑剔。
对于新手而言,这会使得他们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做的对还是错,也不知道自己该听什么的,该不该继续训练下去,对于老手而言,这也会让人觉得心中十分不快。其实效果好不好,受伤跟不受伤之间没有那么的泾渭分明,包括训练计划也是一样,这么做有效,另一种做法无效,更多的还是相对而言更有效,或者相对而言更安全。而这样一个比较模糊的判断方式,就会让人很难去矫正自己,做出进一步的学习,也会很难听进去不同人的意见(除非有非常强的信任基础)
比如说对于CrossFit,黑它的人会经常讲练这个受伤率会非常高,因为大部分CF训练者在做训练的时候,出现的力竭程度跟错误动作都会比大部分的普通训练者要高,但事实是并没有非常多的证据表明这一点,即使真的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可能相对省去一些对于动作精确度的要求,可能会是对于CF而言更快的取得成绩获得收益的方式之一。在CF的体系里有太多的动作要学习,如果要让这些动作都学到90分以上再开始正式的训练,那可能一年就过去了。。而训练者的整体训练表现大概率是不会有对动作只有70分要求的训练者高的。
可能找100个训练者,采用上下肢分化的能够比采用其他训练形式的人平均取得更多的训练收益,但也不代表所有采用上下肢分化的人都能取得更好的收益。很简单的一个逻辑,越激进的动作跟代偿模式,越激进的训练安排,在一定时间内,取得的收益就很有可能会更高,如果你非常非常的保守,你要花时间去做动作模式的学习跟巩固,你出现变形动作之后训练就要结束,你为了尽可能减少训练风险,一些你因为活动度体态等问题暂时做不了的动作你可能就不会做,而这些动作可能是训练收益非常高的黄金动作,但对于激进些的训练者而言,可能不管不顾就会上,这样那些稳扎稳打的训练者,很可能看起来的进步就没有激进的训练者高,因为他们更多的是为了长远的未来在打基础在进行努力,而这些再短期内都看不到。
我们可以也有一定的必要去追求尽可能好的标准的动作,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在做不到很好的程度之前训练就会受伤,或者说我们做到了100分的动作就一定不会受伤,这非常非常的复杂,可能跟饮食,跟情绪,跟睡眠情况,遗传因素也都会相关,而这些带来的就是实际生活中,会有做了好动作受伤跟动作很烂但练了很久却不受伤的,还有可能是动作做的更差的人看起来练的更好,那么作为一个局外的并没有完全摸清楚这点的人,你会选择相信谁的说法呢?
永远做到100%正确的动作能够极大程度减少我们受伤的可能性,但这不代表你就一定不会受伤,规避训练风险最彻底有效的方式可能就是不进行训练。风险跟收益在很多时候,就是有着强相关性的,你想获得相对更多的收益,你就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更大的训练量跟强度,使用更重的重量进行训练,因此更多的还是要在风险跟收益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我们不可能为了收益而无限度的提高训练风险,也不可能为了安全绝对的去提高动作准确性,如何去进行评估才是关键,包括你愿意在健身上投入的时间,以及愿意为之减少的社交机会等等。
而在这样的一个大的波动范围内,去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相信什么样的内容跟经验才是正确的,其实永远都不会有绝对的答案,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的去质疑去学习去思考,才能不断的去调整出最适合自己的一种健身方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