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经担心过,自己可能在未来的某些时候不能像现在一样坚持健身,甚至迫于生活压力只能选择放弃?而当到你停止训练之后,你原来辛辛苦苦付出得到的那些肌肉,那些成果,难道就这么如同过眼云烟一般一去不复返了吗?
的确在你停训后,你的身体慢慢就会失去训练痕迹,直到一天变成路人模样,但是,健身是存在后悔药的,只要你能够重新坚持,把你的训练跟饮食拾起来,你往往只需要花费之前时间的三分之一,就能取得相同的成果。
比如你花了3年从一个60kg,15%体脂的人,变成了75kg,8%的体脂,然后不管是因为伤病还是事业家庭,你放弃了健身,停训了很多年,你又回到了之前那样没有训练痕迹的60kg 15%体脂的状态。那么接下来,只需要你重新恢复系统的训练,那么只需要花费1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因为实际来说,往往你的训练痕迹不会完全100%消失),你就能够获得跟当初最佳状态时相同水平的肌肉量跟力量。
这种现象,不单单对于普通的健身爱好者存在,对于其他运动的爱好者包括退役运动员一样存在(当然不同的运动会有差异性,比如随着年纪增加,速度跟爆发力本身就会逐渐下降,那么再回到跟年轻时一模一样的水平就非常困难)这一般被人们称作是肌肉记忆,那么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肌肉记忆真的存在吗?
其实肌肉记忆这个名字有很强的误导性,肌肉本身当然不可能有记忆功能,之所以我们能够在停训之后,以更快的速度恢复原有的肌肉量跟训练表现,是因为有两个关键因素在产生相关的作用:
第一点是关于我们的神经系统跟小脑对动作模式的记忆。
不管是游泳,投篮,还是深蹲,硬拉,当一个姿势或动作模式经过学习跟不断的练习之后,你就能够掌握的越来越好越来越有效,然后这个动作模式,主要就会被存储在你的小脑,学的很慢同样失去也会很慢。
(小脑是运动的重要调节中枢,有大量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大脑皮质发向肌肉的运动信息和执行运动时来自肌肉和关节等的信息,都可传入小脑。小脑经常对这两种传来的神经冲动进行整合,并通过传出纤维调整和纠正各有关肌肉的运动,使随意运动保持协调。)
因而在你停训之后重新恢复训练,你不需要重新花那么多精力去学习也能很好的掌握那些复合动作,就像我们学会走路,游泳,骑车等技能之后,不需要刻意的再保持练习,也不会遗忘。而这就减少了你训练前期的适应,也能让你很快恢复力量。
我们之所以在一段时间之后,能够使用比未经训练前重的多的动作来训练,一来是因为肌肉量的增加,二来就是因为我们掌握了好的发力方式,神经系统也能越来越高效的去适应动作。
那么既然我们做动作的能力并不会因为停练而造成多么巨大的下滑,(比如你一开始只能蹲60kg,通过训练变成了能蹲200kg,那么不管你多久没训练,蹲100kg以上对你都会是非常轻松的事情)等到恢复训练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训练重量就能更加接近停训之前的重量,这也就使得我们很快就能适应比较大的训练量(起码比你开始接受训练前多的多,也起码比停训后看起来的糟糕外形要好的多)这对我们恢复原有状态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这其实也就提示了一点,那就是养成正确发力习惯的重要性,因为同样的,一个糟糕的发力模式经过不断重复之后一样会形成记忆,再去修改会十分的困难,像是我们的知觉技能,运动技能等通常都是不需要主观意识就能够完成的,所以不是你想着正确的动作是什么样子,你的身体就一定能表现出来,尤其在你本身的发力模式经常出现偏差的情况下。
而这就需要我们意识到,一个动作,它永远有变的更好的空间,即使你学会了,也不代表你每时每刻做的都是正确的,你要不断去巩固加强,同时在训练中也要合理的去控制训练的难度,在动作不够成熟稳定的情况下,减少力竭的出现,因为越接近力竭动作就越容易出现偏差。
第二个关键因素则是跟我们的肌肉本身有关。
我们经过长久的训练,不断的增加训练负荷来让肌肉超量恢复获得增长,而这个过程中,
除了肌纤维本身的增粗增厚之外,肌细胞核同时也能得到增加,而肌细胞核的增加有助于我们提升肌纤维的增长空间,增加蛋白质的合成效率。
而在你停止训练之后,由于肌肉组织会消耗更多热量,这对于人体本身的食物摄取会造成很大压力,也就会影响到生存,那么在没有施加训练负荷的情况下,肌肉用进废退,肌纤维本身会不断的退化,但好消息时大部分的肌细胞核却依旧能够得到保持。
因此等到你恢复训练之后,你就不需要再向一开始那样去增长肌细胞核,直接跳过这一步去让你获得相对更快速的肌肥大效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