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增肌期不同,在减脂时进行肩部训练,我会加入更多的单关节动作,主要是为了增大训练量,增加消耗,以及更好的提升我的肩部形态。当单关节动作做多了,也就会获得更多不一样的体验,也会碰到一些问题。我发现比较尴尬的是,使用低一些的重量,那么我就往往要做很高的次数才能觉得有所挑战,强度就会太低,而使用较重的次数,虽然还是能够用很规范的动作完成6-8次的训练,但是做完一组之后却总觉得目标肌群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刺激感觉。
在经过比较后我发现了问题所在,像是做卧推这样的动作,从支撑重量到下放,再到推起这一整个过程,胸肌的刺激都是比较充分的。
但对于肩的训练,比如侧平举,标准动作是这样的
其实有不小的动作幅度你的中束是并没有受到什么刺激的,这不单单是种精力的浪费,而且也会使得在训练中你没法保持持续的肌肉张力,每一下动作中中束都略微休息了一会。
所以在训练中,你就会遇到不做高次数就难以找到充分刺激的问题,因为肌肉并没有保持良好的持续张力,而且真正受到压力的时间也并不长(比如做12次,每次有1/4的幅度你是没受到刺激的,那简单粗暴的算一下中束受到刺激的时间只有9次完整幅度的)
另外碰到的一个就是借力问题,跟大肌群的训练不同,因为大肌群更容易成为优势发力肌群,不管怎么做你总是能够刺激到它,也比较容易找感觉,但小肌群却不一样,只要训练有些许的偏差,可能就会导致做了无用功。
而像是肩部的训练就特别容易出现借力情况,比如训练前束跟后束的时候,我们的斜方跟小臂更容易占据主导的位置,在训练后束的时候我们的上背部也很容易有所参与,这几个问题相信是绝大部分人训练肩部是最为苦恼的。而今天就教大家怎么在肩部训练应用半程次数,来让你减少其他肌群借力,让目标肌群充分收缩拉伸,让你的肩在训练中持续受力,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先拿侧平举做示范,我们来调整一下动作节奏先上升四分之一程,然后在这边停顿,把这里当做起始位置,然后举起至顶峰收缩的位置,略做停顿之后,再下落四分之一程,然后上升。
之所以不直接做半程动作一是为了更完整的肌肉拉伸,二是因为这样肌肉酸胀感太强做起来太难了,还是适当给大家一点点缓冲的机会。
这么做带来的问题是直接的重量下降,不过我们强调过很多次,重量很重要,但不一定是全部。如果你能用更轻的重量更充分的准确刺激到目标肌群,那么这同样是很有效的方式。
还有就是相对的动作幅度会小一些,但是这部分减少的动作幅度基本都是对训练目标无意义的幅度。
另外你可能会说这就要用很低的重量做非常多次才行吧,那一组持续的时间会不会太久强度太低,其实并不是的,你一样可以尝试做较重的重量,做很低的次数,比如只做3-4次的完整次数,那么一组持续的时间大概在10秒左右,跟我们用这样的节奏去完成6-8次花费的时间相当,那这样所使用的强度对于你的中束训练而言显然不能算低了,同时又能确保每一下动作的刺激都足够好。
然后也可以把这个应用到前平举,后束飞鸟等各种各样的肩部单关节训练中。
关于具体的动作节奏当然也不只这一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习惯不断去做变化
虽然我们只能大幅度降低训练重量才能进行这样的局部次数训练,但是只要你依旧遵循渐进超负荷原则,不断去提升训练重量跟训练量,你的肩膀一定会看到明显进步。
回去试试,你会回来谢谢我的
最后安利一个哥们很用心做的公号:gymtube(微信公号搜:gymtube)
这个公号主要是汉化国外有用的健身视频,帮助英语不太好的健友学习健身。
公号主编:黄展煜
美国力量与体能协会私人体能训练师
中国运动营养学会会员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