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排训练的时候,什么动作该安排在什么训练日,什么肌群该跟什么肌群搭配在一起训练,往往会有着很约定俗成的做法,大部分人也都会循规蹈矩的去进行,但对于三角肌后束,虽然它属于三角肌的一部分,却在背部训练中很容易被刺激到;对于斜方肌,不管是安排在背日还是肩日似乎都说得过去;而像硬拉,虽然常被认为是背部训练的王牌动作,但实际又是下肢发力为主导的训练动作,那所以它们该怎么安排呢?
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我在之前的推送中都分别进行过
看完的朋友应该能够明白,安排某些肌群跟动作的灵活性其实很高。
一般来说,就像我们很少会在进行力量训练前先练有氧一样,我们也不会在练腿一开始先练小腿,不会在练胸之前先练三头,也不会先练了二头再练背,在绝大部分训练的一开始我们也不会去练小臂或是腹肌,我们总是会遵循大肌群优先,能锻炼到肌群整体的动作,能使用更重重量的复合动作优先进行的原则去进行我们的训练,但是,先练小肌群后练大肌群的做法就一定是有问题的吗?
据我所知多次奥赛亚军凯格林就会在大部分的训练开始前,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腹肌训练,也有不少的健体健美选手在练腿日先进行小腿的练习,他们是疯了吗为什么要这样?他们并没有疯,之所以这么去做依旧能够奏效是因为他们的训练只为了自己服务,训练并没有这么的死板绝对,你一定要明白非黑即白的做法往往意味着存在实际应用上的局限性。
你可能一直都遵循传统的训练方式在进行训练,也能保持持续的进步,但是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你的身体并不一定朝着你自己以为的完美比例在前进,似乎总有不协调的地方存在。
实际而言你在真正执行训练,在看到训练效果之前,你很难知道自己的优势肌群到底在哪里,也很难知道某个肌群的训练量是否安排的合适。很多时候都是发生了你才意识到,自己的某个肌群发展滞后了。
比如我拿自身来举例,我的胸偏强,下肢偏强,三头偏强,二头偏弱,三角肌中后束偏弱,整个背部偏弱,因此现在我的训练计划是围绕着我目前形体的现状去调整的,比如背部有着更高的训练频率,有时会区分成两块来一天进行两次训练,比如我肩部训练中会安排更多的中后束动作,有时甚至先进行后束单关节动作再练推举,比如我会刻意减少下肢跟胸部的训练频率跟训练量,虽然这带来的是深蹲跟卧推重量以及下肢跟胸肌肉围度的下降,但是这却能让我的形体比例朝更协调的方向前进。
而可能等到一段时间之后,我偏弱的肌群慢慢赶上甚至会超过强势的肌群,那现在偏强的肌群又可能会处于劣势需要我调整训练去适应,这一整个过程一直都会是这里填补一些,进步了之后添补另外部分的过程,bodybuilding这个词传达的非常准确,我们就是像做雕塑一般在塑造打磨身体,把自己变成更好的版本。
这些内容对于刚开始健身没有太久,还没有一定训练经验的人而言可能会有点难以琢磨,放心你只要记住这些,然后遵循传统的训练建议,去多进行大肌群多进行复合动作的训练,重视它们,这是你训练的基础,而等到了适当的时机你会聪明的做出合理的调整。
所以我们到底该如何安排自己的训练?我好像没有说什么,但其实答案都在文章里了。
最后,前几天本该加载这篇推送中的视频内容终于过审了,感谢腾讯爸爸,需要的话,点了看看吧~
今天刚忙完新品帽款的拍摄,等着下周的上新吧~大家期待已久的无袖背心跟训练短裤,马上也要来了,等我!
最后安利一个哥们很用心做的公号:gymtube(微信公号搜:gymtube)
这个公号主要是汉化国外有用的健身视频,帮助英语不太好的健友学习健身。
公号主编:黄展煜
美国力量与体能协会私人体能训练师
中国运动营养学会会员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