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授权转载自【创意果子】
微信号:cygz999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我想,你我都曾幻想,如果穿越到古代,过一把“华服美衣”的瘾,该是很好。
无论是秦汉的端庄大气,魏晋的飘逸洒脱,还是隋唐的雍容华贵,宋明的清丽婉约……都让人神往。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当诗人曹植缓缓吟诵,我们仿佛看到那些“发挂流苏,衣飘蝉翼”,风姿轻逸的女子走来。
那些文献壁画中不可触及的古人形象,终于成了生动的现实。
“以考古的态度、严谨地复原中国古代服饰”,这正是「装束复原」团队的初衷与特色。
如今,这个年轻团队已经复原了从先秦到明清200多套古代服饰,并且曾参展于各大博物馆和国际展会。
南北朝复原作品
“只因为喜欢,就坚持。”团队创始人刘帅说道。
一群迷恋中国古代传统服饰和文化的80后、90后,因为共同的爱好和坚持相聚一起,而且他们分工明确,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有的擅研究考证,有的擅复原实践。
总之,就是秉持虔诚的信念,让老祖宗留下的经典再次“复活”。不用“穿越”,也能体验古人的生活服装。
当然,想要完整地复原一套古代服饰,并不容易。
首先需要在古书的记载中、前人的研究中去考据服饰的材质、配色、花样,参考出土文物反复证实,力求接近历史的细节。
接着就是具体的复原实践,从选取材料到织物纹样复原,再经历织、染、印、捣练、刺绣、制版、剪裁、缝纫等复杂的工序,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传统手工绞缬制作
要不然,怎么说古人活得讲究呢。
所以,完整复原一套衣服,常常需要10到20几人的合作,前前后后花上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投入大,难度高,考验着这些年轻人的匠心。
其实,最难要数选材,衣服的用料极其不好把控。配色样式尚且有古画文献参考,但不同朝代所使用的布料和材质,却记载少、出土实物少、公布资料不详。
于是,他们就只能通过反复的实验,来确定布料是否拥有那个时代的质感。
每个时期织物的质感不一样,最难的可能要属汉代,如果布料太硬,用生丝的话,就没有线条美;但如果太软,贴在身上,没有质感。
有时,恨不得自己就是古人,能深入到那个环境,找到最佳最贴切的用料。
整个复原的过程,就是探索和学习的积累。虽然困难免不了,但是如若没有失败,怎能更静心体会到古人的工匠精神。
晚唐复原作品
不仅如此,团队对模特的选用上,也十分有原则(严格)。
女模特首先要有古典韵味,其次对头发要求最高,不能太短、不能烫染、发量不能过少,真的是好严格哦,对于日渐“秃头”的90后网瘾少女们来说。
而对于男模特最大的要求就是:颜值高,五官到位。
东汉复原作品
南朝复原作品
除此之外,裝束复原团队从2007年成立以来,11个年头,现在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
2012年,他们应外交部邀请代表中国参与了,中日韩三国传统服饰展演。2014年,他们又与英国雄狮电视合作,拍摄了一部展现中国历史的纪录片。
前几天,他们还登上《天天向上》舞台,为我们展示了8套美到极致的复原汉服,并为大家做了一番幽默轻松的科普。
而且,他们还出了两本学术画册《中国妆束》和《汉晋衣裳》,为那些需要的专业研究人士提供参考,都是心血汇集。
尽管,杠精、键盘侠们对“汉服之争”不曾停歇,但是十分高兴看到,因为这些热爱传统服饰人的认真和努力,也渐渐在发生改变,人们能从文化的角度去欣赏和接受。
慢下来的东西,有人愿意驻足聆听,即使效果不算太理想,但至少在进步。
为模特穿着服装
而且,近年关于“汉服热”,我们看到更多年轻人加入“复兴”汉服的队伍。
人们对汉服的认识,不再是影楼风的“古装”,更不是浅于对“日本艺伎”装的理解,这是属于我们的传统文化!
刘帅表示,他们团队还打算在未来设计一些带有古代服饰元素的日常服装,让中国装束的传统更多地走进人们今天的生活。
他说:
“你不觉得现代人的生活太粗糙了吗?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缺乏仪式感。
而走进这些古代服饰的细节,你会了解汉的大气、唐的华丽,你会敬佩古人的审美,感动于他们对美的追求。
服饰文化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代表中国的美学和精神。”
魏晋复原作品
中晚唐复原作品:女模特们非常敬业,面对剃眉之类的要求完全没有犹豫。
“我们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既沐浴着这份美的清流,也肩负着这份美的担当,全情投入,难以自拔。”刘帅说道
并且,他认为:汉服复兴,并不是复古。
朋友们曾问过我,为什么要去复兴汉服?我想,我们要做的,并不真的是要去学古人。
因为实话实说,这些复原的汉服真的让你穿出门,估计我们连路都走不稳。
但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是希望在提起我们自己的文化时,不再尴尬地表示,汉族人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
也许我们现代的审美观让我们觉得,这些复原的装束很奇怪,但你不能否认,从他们身上流淌下来的历史厚重感散发着令人心惊的美丽。
这便是我们的祖先们留下来的瑰宝,即使被掩埋千年,也依然光辉夺目。——来自刘帅采访稿
他说:“服饰史是一部看在眼里、穿在身上的历史,是一面折射社会历史最直观的镜子。”
“服饰、音乐、舞蹈,乃至茶艺、花艺等,都是历朝历代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串联成一个整体。我们希望继续复原之路,更多地向人们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粹。”
致敬被历史遗忘的瑰宝,也致敬在路上奔跑的你们!曾经不被理解,到被日渐接受。
正如尼采所言:“当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你就可以忍受任何生活。”那些常人看不到的背后,都是你人生路上财富的积累。
爱追梦的人都好命!
你若决定灿烂、倒影也会美得让人惊叹!
文中素材来源网络及裝束复原官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