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总会面临一些尴尬的问题,比如肌肉量减少,脂肪含量逐渐增多,也开始渐渐没有精力。这个分水岭一般出现在30岁,大多人都将此归咎于年龄上,却不曾注意到自己的睾酮问题。
毫无疑问,健身举铁对于维持睾酮含量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备受推崇的深蹲、硬拉包括蛙跳训练,皆是非常优秀的促睾动作。但很多人在健身中,却发现促睾在自己身上却并没有任何体现?引起这样的结果有很多,尤其是这5种训练方式,促睾效果一般,甚至还有反作用,看看自己是否是这样练的呢?
一、1RM训练法
在健身房挑战大重量,一次只做一个,组间会休息较久时间,很多文献证明这样的训练模式,睾酮虽有波动,但总体范围较小,甚至忽略不计。往往睾酮对8-12RM的训练方式更为敏感,3个月的健身训练,睾酮含量约提高8%!
二、过度有氧如跑步
有的大块头会畏惧跑步,因为害怕掉肌肉。的确如此,有当新手初次跑步每周跑40-50公里,睾酮含量的确下降,很多著名研究都阐述过这一点,掉肌肉不足为奇。不过也有人用自身实验测试跑步会增加睾酮,笔者认为适量跑步可以维持体能,帮助促睾;但超出自身能力的高负荷跑步则会下降睾酮。
三、健身不练下肢
健身注重上肢肌肉孤立训练,练出强壮的肱二头肌和胸大肌着实迷人,却无法增加大量睾酮分泌。曾有这样一则实验,练腿后练肱二头肌与直接练肱二头肌相比,前者的耐力和力量更优秀。这也从侧面证明,若只练上肢,你的睾酮进步细微,大多时间一直原地踏步。
四、过度健身训练
你可能经常听某些健身网红,能不停歇的训练,仿佛是超人一般,一旦开始学习他们之后,发现拼命的训练,练到感动自己,肌肉却依旧没有长进!此时不仅肌肉没有长进,睾酮含量也并没有上升。健身有个超量恢复过程,懂得休息并奖励自己,方能增加肌肉,增加睾酮。至于那些不可思议的训练计划,可以远观,却不可照搬,因为你不知道需要什么补剂或药。
五、健身追求低体脂率
低体脂拥有完美的腹肌,想必是很多人的梦想,但追求低体脂率,却是以日日夜夜的严格饮食而来的,许多体脂率低下的肌肉男都曾分享,当体脂率下降到8%甚至更低时,不仅脾气上涨,情绪不稳,很明显睾酮也开始出现了下降。
综合来看,采用传统的8-12RM训练法,将体脂率维持在10-15%左右,在健身时不缺乏针对大腿的训练,同时注意每周给自己足够的休息时间,并维持适量有氧运动,是促睾的保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