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武术圈发生了一件大事,太极拳师雷公在成都迎战综合格斗专家徐晓东,结果不到10秒钟就被徐晓东KO,颇为狼狈。现场观众从多个角度录下了雷公与徐晓东的“大战”,引起了网民对中华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格斗孰优孰劣的讨论。有网友说,太极大师可能连广场舞大妈都打不过。也不少人为太极和传统武术辩护。
打着“MMA第一人”旗号的徐晓冬又一次火了,他对传统武术不尊重的言辞也触怒多方。徐晓东也公开接受各大门派“掌门人”的约战,并且要“一晚打败2-3位挑战者,不带任何护具,无限制规则可以踢挡插眼等,10分钟内分出胜负”。网友评论道:没想到八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会在现实上演。
传统武术最初就是为了搏击的攻防技术,肯定是能打人的。但绝不是会两趟拳,懂点技击手法就可以天下无敌的。习武应从强体练起。一个人体质的强弱与其出手分量以及击打能力是成正比的。
上世纪民间有个故事,说是有个屠夫杀猪技术娴熟,力气大手法快,二百斤的猪,提起来往膝盖一搁,一点不费事就杀了。同村一个会武术的人想教屠夫武艺,如何出拳,如何接对方的手。屠夫随手用杀猪的法子朝武师胸脯戳了一下,等武师想用手来接,屠夫像抽杀猪刀一样已经把手抽了回来,这时武师已经连退几步,脸色大变,揉着胸口仓皇而逃。
拳谚云:一力降十会。把式把式,怕的是猛势。所以练武不能忽视基础体能的训练。旧时习武并非单纯练拳,跑步,登山,爬杆,拉滑车,举石担等多种多样的体能训练都有,还有裹铅块,绑沙袋的负重训练。《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记载太极宗师陈发科当年在教拳时,瞬间轻松地将二百斤的徒弟平举起来,臂力过人。当今习武之人可能忽略基本力量练习了。某种程度上练的是无武之术,无本之木。
那么怎样进行基础力量训练呢?
A、负重抗阻力练习:这种练习主要依靠负荷重量和练习的重复次数刺激机体发展力量素质,如运用杠铃、哑铃、壶铃等进行的练习。
B、对抗性练习:这种练习的双方力量要相当,依靠对方不同肌肉群的相互对抗来发展力量素质,如双人弓步对推手、双人弓步对拉手等。此练习既不需任何器械设备,又能提高练习者的兴趣。
C、克服弹性阻力练习:这种练习是利用弹性物体变形而产生的阻力来发展力量素质。如使用拉力器、握力器等。
D、克服自身体重练习:这种练习主要是由人体四支的远端支撑来完成的,迫使肌体局部部位来承受体重,促使其力量得到发展,如引体向上、单腿蹲、倒立推起、纵跳等。
传统武术不同门派有不同的力量练习方法,不管内家拳、外家拳,都非常重视力量训练,大成拳连套路都没有,以桩功为主要练习形式.咏春拳的二字钳阳马,要求用腿夹住一只羊,羊动弹不了才说明力量够了。太极拳的左蹬一根,右蹬一根,是因为高手在地上埋木桩,能一脚踹断木桩,才叫这个名字。总之习武练拳欲求技击,忽视力量训练是不行的,力量是一切的基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