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管家
01.
每个坚持健身运动的人,其背后大都藏着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上进。
清晨时分,别人在为多睡半个小时,而内心纠结,也许他早已迎着日出,在城市道路挥洒汗水;傍晚时分,结束忙碌的一天,别人满足地在家里葛优躺,而他却在充满“铁味”的健身房,奋力地叫嚷。
有人说,一个人的外在面貌,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长期精神状态。有的人还没步入中年,便显老态龙钟,也有的人已是花甲之年却神采奕奕。
一个人天生再丽质,若不愿迈开腿锻炼,终究会难逃岁月的魔爪,衰老和疾病必然随之提前而至,而坚持锻炼和健身的人,就算改变不了岁月催人老的事实,但其外在的形体和容颜却焕发神采,内在的精气神都也会发生不可思议的改变。
上天公平地赐予了我们完好的体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任其“自暴自弃”。
日常运动健身,锻炼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我们的意志力。在健身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伤痛,有人因此而放弃,有人继续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人,往往是经得起考验的人,其意志力也必然潜移默化得到锻炼。
在健身过程中,因为我们并非专业人士,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触碰到一些误区,连自己也没发觉,别以为这很小事,搞不好,会对我们的肌肉和关节造成损伤。
02.
误区一:肌肉不酸痛代表练得还不够,练到肌肉酸痛为止
练了一晚上肌肉没有酸痛感,是不是练不到位,是否应该继续练到肌肉酸痛为止。这是常见的误区。
俗话说:物极必反。就算肌肉没有酸痛感,也不应该盲目强求,不酸痛不等于没练到位,造成肌肉酸痛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强烈的锻炼。如果日常的训练量超负荷,肌肉没能得到休息恢复,很有可能会对自己身体关节造成损伤,最终适得其反。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根据自己能承受的强度训练,对于绝大部分的人而言,一周3-5次,每次1-1个半小时的力量训练,已经是很不错的训练量,往后再慢慢一点增加训练量,才能判断自己承受范围。
误区二:敢于挑战达人高阶训练
如果真这么想,那就是大错特错。健身运动其实就像学习乐器一样,必须从从基础的训练方式开始。许多人看到网上的健身达人蜕变后的样子,就效仿他们提供的训练方法,以为这样就能和他们一样取得成功。
事实上,我们不应该抄袭别人的健身计划,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承受的负荷自然也不一样,如果盲目跟从健身达人的高阶训练方法,很有可能会造成关节损伤。
如果你认为自己原本身体底子好,不妨找健身教练给你做测试,来判定你是否适合当前的训练方式。
误区三:不吃饭也要摄入健身补剂
健身补剂只是为了补充日常饮食中无法满足的部分,比如蛋白质跟热量的摄入,因为大量的训练以后,肌酸的需求量单纯靠食补是无法满足。
额外补充并不代表要放弃日常饮食,日常的锻炼依然是要以日常饮食为根基,单纯靠补剂产品来维持身体的消耗,是不可取的。身体过多摄入这些额外补剂产品,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影响日常锻炼与休息。
误区四:穿什么鞋子不重要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出门逛上一整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发现小腿酸的厉害。这是因为双脚在我们每天日常生活中都起到了承重作用,走的路多了,承受的压力是站立不动时的数倍。
平时健身运动的时候,很多人会不在意鞋子的选择,导致在运动过程中,双脚的受力没能得到缓冲,而出现足后跟疼痛、脚趾气泡等问题。
健身运动对于鞋子的选择,可见尤为重要,不仅要满足缓震、防滑,还要起到护足效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