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还是相扑——图样图森破
在健身房见到越来越多的人做硬拉,这是个非常好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起了力量基础训练。但今天抛开传统硬拉不讲,重点讲讲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相扑硬拉,相扑硬拉也分为大相扑硬拉和小相扑硬拉,今天讲的是相对更适合大众的小相扑硬拉。
有人说卧推靠肉量,深蹲靠技术,硬拉靠天赋,说得没错,相对于其他两项,硬拉对个人天赋的要求度最高,腰短手长者很占优势。但天赋并不影响我们的日常训练,硬拉依然是一个动用肌群超高,发展上体肌肉的头号动作,只能说那些参加力量举比赛的职业选手,走到某个高度之后就开始需要天赋的加成了。所以,倘若你的身材不适合硬拉,那么也许你不能非常容易的取得十分骄人的成绩,但是依然不要因此限制你的训练,这是你应该在刚开始就明确的。
首先分析小相扑硬拉(以下简称相扑拉)相对传统硬拉的优点:由于比较宽的站距,相扑拉的做功距离更短,并且拥有更加贴近水平垂直面的背角,对下背相对来说更加温柔,毕竟不少人之所以不喜欢硬拉,主要还是腰酸、下背痛。
单纯考虑下肢,传统硬拉更加在意伸膝力量(我们可以理解为撅屁股,挺屁股,夹紧屁股,主要是,臀肌、腘绳肌);而相扑则更在意伸膝力量(主要是股四头肌)和髋外展(主要是大腿内收肌)。理论上站得越宽,越倾向伸膝力量;约窄,越倾向于伸髋。所以,在伸膝和伸髋都不是绝对强时,小相扑就成为了一种折中的选择:相对宽的站距,但是依然保留传统一定程度的伸髋,似乎是一般人拉起更大重量的好选择,因此站距和脚尖角度就成了很关键的因素。
回到相扑拉本身,该动作对柔韧性有一定要求,尤其是髋关节的柔韧性,采用的是宽站距,到底有多宽呢,因人而异,笔者个人是握杆之后小腿基本垂直地面的宽度,过宽虽然做功短了,但不是很利于髋部启动发力,还有就是脚的外展程度,与膝盖出去的角度是一样的。接下来是握距,基本与肩同宽。在站距和握距确定之后,关键点要来了。这时候最好找个朋友来到侧面观察,杠铃中心垂直地面对上去直对肩膀中心,腰背绷直,观察臀的位置,如果臀位过低肯定是不利于发力的位置,因为这时你的大腿后侧腘绳肌容易缩短失去张力。
如图所示:
过低臀位下,腘绳肌长度,和重心中垂线
如果臀位真的过低了,那也别灰心,上半身微微往前一点,让肩膀和腋窝中间对准杠铃中心,但这对于伸髋的能力又有了更大的要求。记住千万别往前太多,会使得重心前移,加重下背压力,如图所示:
臀位过高下,腘绳肌长度,和重心中垂线
在把臀位调节到合适的发力位置之后,保持背部紧张,做等长收缩,臀腿开始发力,伸膝伸髋,最后站直锁定。
但相扑拉属于赛事动作,平时不建议过多训练,训练过度,会导致髋关节相对松弛无力,需要多训练拮抗肌群。
关于脊柱,这个其实是你最该注意的问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