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肌、慢肌 了解一下?
过今天我们来讲解一下两种肌纤维——快肌纤维与慢肌纤维,这两种肌纤维在运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首先我们先对比一下两种纤维
01
不同肌纤维的形态学特征:
①快肌纤维直径大于慢肌纤维
②慢肌纤维周围毛细血管网多于快肌纤维
③慢肌纤维含肌红蛋白多于快肌纤维
④慢肌纤维含线粒体多于快肌纤维
⑤慢肌纤维由较小运动神经支配,运动神经纤维较细,传导速度较慢,快肌纤维则相反
02
不同肌纤维的生理学特征
①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
②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
③慢肌纤维抗疲劳能力强于快肌纤维
03
代谢特征或生物化学特征:
快肌纤维的无氧代谢能力强于慢肌纤维;慢肌纤维的有氧代谢能力强
然后我们介绍下两种纤维
01
慢肌纤维(I型纤维)
一大特点就是收放速度慢,产生的速度和爆发力也相对较弱,但有着不错的耐力。它的细胞呈红色,所以又叫红肌纤维,直径较小,虽然收缩慢但它的边缘含有丰富的线粒体,有着很强的有氧代谢能力,因此更不容易疲劳,主要可以进行一些长时间的反复收缩运动。其通过锻炼增大增粗的比例很低。
02
快肌纤维(白肌纤维)
属于运动性运动神经单位,又称作快速运动单位,它的纤维横断面较粗,更容易变得粗壮,运动时收缩的速度更快更有力气,能够产生更快的速度跟更大的爆发力,因而更适合爆发跟力量类的运动,但是相对的持续的时间会短一些,更容易力竭。相对而言,它含有的线粒体跟毛细血管会更少一些,不过由于糖原储量较多,而且分解糖原的酶活性较高,因此在缺氧状态下能够更快的合成ATP。通过锻炼增大增粗额比例很高,是增肌的主力军,
所以对于我们健身爱好者来说,如果是力量或者速度爆发力为主导去进行训练,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快肌参与,而如果更多的是以耐力心肺功能主导去进行训练,那么会需要更多的慢肌纤维参与工作。
但是快肌和慢肌的比例主要是天生的,相互之间的转化很难,尤其是从快肌到到慢肌的转化。这也解释了为何有些朋友不怎样练习也很大力、耐力好,长期训练只能少量地改变比例。因此,天生快肌多的人是较难成为长跑冠军的。但假如他接受耐力训练,仍能锻炼仅有的慢肌,取得显着进步。
而对于力量训练者,依然有相关实验指出,大量耐力训练会导致快肌转化为慢肌,整体慢肌比例上升,这对于想要增加块头的增肌人士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所以大家在进行力量训练增肌时,还是要控制有氧运动等耐力训练的比例。
训练计划完不成怎么办
看了这个别告诉我你不懂怎么吃脂肪
关于三大项,其实我不是很建议使用高次数
本文版权属于Gomins健身,欢迎大家分享到朋友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