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肌肉收缩的主要方式
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是肌肉对刺激所产生的收缩反应现象。狭义来说,是指脊椎动物骨骼肌靠传播性活动电位而发生的收缩。单一的活动电位产生单收缩,反复活动电位产生强直收缩。不通过活动电位的肌肉收缩多数情况是由于非传布性的去极化而产生的,去极化如只限于局部肌肉,且为短暂性的,称为局部收缩。
去极化如在肌肉全部而且是持续性的,则称为拘性收缩。在平滑肌等所见到的持续性收缩一般称为痉挛,但很多仍然是伴随着反复活动电位或是持续性去极化。可是在双壳贝的闭壳肌等所看到的持续性收缩并没有电位的变化,这种收缩是出于闸式结构。
肌肉收缩的主要方式
01
向心收缩
向心收缩。肌肉用力的时候缩短了。
“向心”就是肌肉的两端向中心移动的意思。(如卧推杠铃被推起的过程肌肉就是向心收缩);
向心收缩带来的肌肉损伤相对较少,因此推跑步机、拖阻力翘这类在肌肉拉长阶段不发力的动作,成为流行的促进肌肉恢复同时避免肌肉过度疲劳的手段。
02
静态收缩
静态收缩。肌肉用力的时候长度不变就是静态收缩(如扎马步)。
静态收缩时,肌纤维受到的损伤会大于向心收缩受到的损伤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长时间的静态收缩是造成肌肉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实验强迫老鼠每天持续很长时间(几个小时)的进行肌肉的静态收缩。大致是把它的前肢绑在架子上,以此强迫它站起来后腿用力保持平衡,再给他负一点重,天天这么玩,老鼠挺崩溃的。大约几周后,解剖发现老鼠的肌纤维有许多结构损伤,如细胞膜破裂、肌原纤维断掉、细胞内各种物质散落一地、线粒体流得到处都是等等(不过还是散落在肌束内的)。
了解这一点,有助于上班族面对自己的腰、肩颈肌肉劳损。
其实这类劳损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相关肌肉薄弱,又长时间因为坐姿不当,致使这些肌肉必须持续用力维衡,因此就跟大鼠的肌肉类似的结果了。要纠正也不难,只要休息好吃好睡好,改变不当坐姿,不要再让肌肉持续长时间受力,如果之后还能多锻炼,提高肌肉强度,就更不容易劳损了。
作为爱玩游戏的人我坐电脑前的时间挺长的,但是我喜欢举铁,肌纤维比较粗壮,所以我也没有任何相关劳损问题。
03
离心收缩
离心收缩。肌肉用力的时候被拉长了(两端朝中心远离)就是离心收缩。
如卧推中有控制、较慢的让杠铃下降到碰到胸口的过程、或者是杠铃弯举时的肌肉用力让杠铃慢慢下降的过程,肌肉就是离心收缩。
离心收缩时肌纤维受到的机械张力最大,因此损伤最为严重,所以一些健美者强调离心收缩。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离心收缩时肌肉受到的机械张力最大呢?
为了便于理解,要举一个举哑铃的例子。
假设小明技术不错,能只使用二头肌的力量举哑铃能做到完全不借力。且小明的二头肌肌纤维一共100根(太少了,只为了便于理解),每一根肌纤维的力量是1牛,一共100牛的力量。
当小明举起重量60牛的哑铃(为了阅读方便没用公斤),他动员的肌纤维至少有61根,哑铃才会移动(向心收缩),对不对?这个大家很容易理解。
而当他慢慢放下这个哑铃的时候,他动员的肌纤维必然≤60跟,否则哑铃就不会下降,而是会被抬高。
因此,其实举同一个重物时,与向心收缩相比,离心收缩动员的肌纤维更少,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单根肌纤维承受的负荷更大,所以更容易受到损伤。
离心收缩在实际运用当中,还有一种做法叫作“做负功”。
即,使用超过自己能力范围外的大重量,借助同伴或其部位的力量举起,然后尽量控制、保持重物下降的过程尽量慢。
【这样挺危险的,力量举和举重运动员据我所知基本没有这么练的,一定一定要谨慎当心,不要轻易尝试!!!】。
小明也想试试,于是他选了一个120牛的大哑铃。此时,小明如果只用自己的力量试图举起,他最多能发出100牛的力,我们就假设他的二头肌肌纤维承受的力是100牛;然后小明借助同伴的力量举起了这个120牛的大哑铃!然后他自己控制下落过程,在下落中,他的二头肌实际承受的力是120牛。此时,与向心收缩相比,离心收缩动员的肌纤维数量相同,但实际承担了更大的外物重量,这样一来,自然导致单个肌纤维承受的负荷(相对于向心收缩)更大。
此外,离心收缩可以比较慢的速度进行,肌纤维暴露在机械张力下的时间更长,因此更容易受损伤。
虽然举了这个例子,但我个人并不推荐刻意使用这种方法发展肌肉,主要有几个原因:
1、在肌纤维上使用过大的负荷,除了肌纤维本身外,肌腱、筋膜、软组织、关节等也可能受伤,风险略高。
2、我们通过更多的向心收缩实际上可以达到相同的对肌纤维的创伤效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获得一样的肌肉增长效果。
3、由于myo肌肉抑制基因等因素,普通训练者的身体的肌肉量是有限的,正常人不会太多。其实达到肌肉的自然上限,并不是很难。就实际观察,许多健身房的健友,练了几年后,基本就永远是一个尺寸了,不会再有明显的增大。
那么,既然我们只能有那么多肌肉,或者说肌肉的量是一定的,它的质量和运动能力就是我们可以提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所谓质量,也可以理解为肌肉中肌原纤维所占的比例。虽然离心动作也能对肌原纤维产生损伤,致使其肥大,但是相对于传统的向心收缩方式,还是要相对差一些。
4、更重要的是,人的运动能力不单纯取决于肌肉本身,还取决于神经系统对动作的熟悉程度。离心收缩过程因为与实际的运动方式相去甚远,并不能对我们的神经系统形成正确的动作记忆,因此在发展力量上效果不佳。
【因此,如果我们是作为普通训练者,不管是出于健康还是实用的角度,哪怕是对于发展肌肉本身,放弃力量、采用不能兼顾力量的训练方式,对我们来说都是不明智和低效的,这其实是个训练经济性的问题。】
文章节选自:合之连载:第3话.关于肌肉的信息和一些训练休息状态的看法--【补剂品赏】
看了这个别告诉我你不懂怎么吃脂肪
关于三大项,其实我不是很建议使用高次数
本文版权属于Gomins健身,欢迎大家分享到朋友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