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举不动杠铃的羸弱废柴,我近几日在啃经济学入门的有关知识。
在学到“无差异曲线”这一知识点时,我突然意识到可以用这个曲线模型告诉健身新手:
我们在第一次进入健身房前,要做好哪些前期准备工作。
以下是手残星人花费半小时画出的曲线图:
X轴:健身效果
Y轴:健身准备工作
显然,由图可知,在△X1=△X2,即健身效果一致的情况下,健身前期准备△Y1>后期准备△Y2。
根据这个曲线模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你如果前期多花一些时间,充分准备好健身方法、健身计划、健身记录,等你做好基本功,你后面健身就会变的很轻松,到那时,只要花很少的准备时间,就仍然可以达到稳步提升的效果。
健身准备的内容包含:
1、《体适能评估》
要充分了解自己身体的状况,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方案。
2、运动装备
比如透气舒适且速干的衣服、手套、腰带、毛巾、水杯等。刚开始你练的可以不是很专业,但装备一定表现得很专业(后面会给大家单独推荐健身装备品牌)
3、健身记录
当天状态好坏会影响你的训练计划,因此健身记录十分重要,你需要以此随时监测自己完成计划的质量与进度状况。
4、科学饮食
根据自己的训练目标,你应该制定属于自己的饮食计划。
5、照片对比记录
可以每周给自己进行拍照记录(正面、背面、侧面照),这样可以通过照片对比随时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
6、《体适能评估》定期复测
体测复测周期一般在30-45天,你需要定期检验一下自己健身的成果。在给自己信心的同时,要及时调整你的训练计划,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
7、多套训练计划
前期准备充分,后期大脑里面要掌握6套以上针对自己的训练方法,然后你健身就会比较得心应手,在稳步提升训练效果的同时,又不用投入太多的准备时间。
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这可以让你节省更多的时间,而且可以保证稳定的健身效果。
当然,在做好这些准备前,你需要选择一家合适的健身房。
纯干货|如何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健身房?
做好完全准备却坚持不下来,这不是你的错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