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发了?这个7分钟训练,让你体脂降低12%,腰围减36%?。后台好多人回复说:没错!‘我’就是那个一直看硬派,但是根本不健身的人~
但是稍微问一下他们为什么不健身,原因就五花八门了。
- 有的说:是没时间……
- 有的说:是周围没有健身房……
- 还有一部分人,说:害怕健身会导致受伤……
其实一直以来,伤病,就是我们后台的最火的话题。所以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健身和受伤,不过,由于话题太大,今天,就只是起个头。
健身容易受伤吗?
其实与大家的常识可能有点出入——健身(也就是力量训练),并不容易导致受伤。
一项研究调查了每100小时,专业运动者的受伤几率。结果发现,受伤几率最高的是足球(6.20),受伤几率是篮球的200倍……其次是英式橄榄球(1.92)、越野跑等(0.37)①。
而力量训练(0.0035),每100小时的受伤几率只有篮球的1/10;只有足球的1/2000;力量举(0.0027)也很低。
与常识相反,举重训练(0.0017),就是抓举、挺举等,受伤几率居然也只有力量训练的一半。我认为可能是研究针对的对象是专业运动员。他们相对受到更多的指导和保护。
什么训练器械更容易受伤?
根据美国急诊科1990到2007年100家医院的流行病学研究。大多数受伤都发生在自由重量训练(90.4%),也就是类似杠铃、哑铃、自重等训练时②。
看了这个结论,你可能会想,那么我训练时候规避自由重量,直接做固定器械就好了?
但其实,我们需要考虑自由重量训练者更多,范围也更广。从健身房到家,从高手到菜鸟,都会采用自由重量训练。
一些研究认为,自由重量其实并不比固定器械更危险。这个急诊科的研究也发现:自由重量比固定器械只是在骨折等方面比例明显更高(23.6%)③。
什么因素会使你更易受伤?
热身不足
热身不足,体温没有提升到位一般是比较容易受伤的。
人的肌肉就像同时具有粘弹性。如果你不热身,你的肌肉就像涂满502胶水一样。如果你热身了,你的肌肉就像涂满润滑油一样,同时肌肉的纤维拉伸长度等也都会提升。
热身应该将体温提升至37.8℃以上,也就是热身至额角微微发汗就可以了。
肌肉不平衡
健身训练,常常比较强调力量的增加和围度的增长,忽略的稳定的小肌群。
比如在上半身的训练中:肩关节的外旋、外展肌群太弱,下斜方肌和肩胛肌群太弱,都可能导致肩关节受伤④。
在下半身的训练中,脊柱的超负荷,比如腹肌(腹直肌、腹斜肌等)太弱,或者下半身后链太弱导致骨盆前倾,都可能导致受伤⑤。
缺乏适当的辅导和辅助
一些研究发现,业余水平的训练者,经常会被发现肩关节的损伤。这很大程度上是缺少专业的辅导的结果⑥。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健身之前,根本不知道屁股怎么发力,胸怎么发力,臀怎么发力,直到一段训练后,才能感受到自己真的长了这些肌群。
其实,薄弱的小肌群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和辅助,那么你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卧推时候怎么沉肩夹背(相关阅读→危险!卧推为什么总是左右晃?)。
过度训练&过度使用进阶技巧
过度训练就不说了,疲劳的情况下,更容易受伤是个傻子都知道的事情。我们这儿稍微说说过度使用进阶技巧。
其实我写硬派健身,也经常会给大家介绍一些特别 NB 的训练法,什么超级组(相关阅读→)、TMF 训练法()、加压训练法()等等。
但是我们也说过,之所以这些训练法都有一个特定的炫酷名字,就是告诉大家,这不是日常使用的。如果长期使用高阶训练法,很可能会增加受伤的风险。毕竟高阶训练法通常都伴随着大训练量、强迫组⑦。
危险动作
有些动作本身就非常危险,比如颈后高位下拉和超宽距(超过肩宽1.5倍)的卧推等。
此外,还有一些正常训练动作中的危险错误。比如:腿举中的膝超伸(相关阅读→惨惨惨!惨烈的健身事故),深蹲中的内扣等。
挖个潜坑
这个是我们以后写伤病的重点。
介绍哪些动作是危险的;普通动作中,哪些习惯是危险的。
此外使用合成类固醇等也很容易导致受伤几率增加,这个就不展开谈了。
~晚安了各位~
下一次的专题我可能会从以下内容中选择↓
1.本身就很危险的动作。
2.下肢训练最容易犯的错误。
3.高阶训练点评。
~硬派旗舰店【年中大促】 · 走过路过千万瞅一瞅~
↓↓↓
参考文献:
①Hamill, B. P. (1994). Relative safety of weightlifting and weight training.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8(1).
②Kerr, Z. Y., & Collins CLComstock, R. D. (2010). Epidemiology of weight training-related injuries presenting to united states emergency departments, 1990 to 2007.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38(4), 765.
③Requa RK, DeAvilla LN, Garrick JG. (1993)Injuries in recreational adult fitness activities. Am J Sports Med,21(3):461-7.
④Kolber MJ, BeekhuizenKS, Cheng MS, Hellman MA (2010). Shoulder injuries attributed to resistancetraining: a brief review. J Strength Cond Res. 24(6):1696-704.
⑤Zatsiorsky VM,Kraemer WJ (1995). Injury Prevention.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Strength Training.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2, 137-154
⑥Van der Wall H, McLaughlin A, Bruce W, Frater CJ,Kannangara S, Murray IP (1999). Scintigraphic patterns of injury in amateurweight lifters. Clin Nucl Med;24(12):915-20.
⑦Green CM,Comfort P (2007). The Affect of Grip Width on Bench Press Performance and Riskof Injury.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 29(5): 10-14.
责任编辑: